第65部分 (第1/4页)

不插鬓,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佳人》)

这位佳人,身分是非常名贵的,境遇是非常可怜的,情

623

806梁启超文集

绪是非常温厚的,性格是非常高抗的,这便是他本人自己的写照。

他是个最富于同情心的人。他有两句诗: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奉先咏怀》)

这不是瞎吹的话,在他的作品中,到处可以证明。这首诗底下便有两段说: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同上)

又说: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同上)

这种诗几乎纯是现代社会党的口吹。

他做这诗的时候,正是唐朝黄金时代,全国人正在被镜里雾里的太平景象醉倒了。

这种景象映到他的眼中,却有无限悲哀。

他的眼光,常常注视到社会最下层,这一层的可怜人那

624

情圣杜甫906

些状况,别人看不出,他都看出;他们的情绪,别人传不出,他都传出。他著名的作品“三吏”

、“三别”

,便是那时代社会状况最真实的影戏片,《垂老别》的: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熟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新安吏》的: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石壕吏》的: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这些诗是要作者的精神和那所写之人的精神并合为一,才能做出。他所写的是否他亲闻亲见的事实,抑或他脑中创造的影像,且不管他;总之他做这首《垂老别》时,他已经化身做那位六七十岁拖去当兵的老头子,做这首《石壕吏》时,他已经化身做那位儿女死绝衣食不给的老太婆,所以他说的话,完全和他们自己说一样。

他还有《戏呈吴郎》一首七律,那上半首是: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家贫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这首诗,以诗论,并没什么好处,但叙当时一件琐碎实事,——一位很可怜的邻舍妇人偷他的枣子吃,因那人的惶恐,把作者的同情心引起了。

这也是他注意下层社会的证据。

有一首《缚鸡行》,表出他对于生物的泛爱,而且很含些

625

016梁启超文集

哲理: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人厌鸡食虫蚁,未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时了,注目寒江倚山阁。

有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尾几句说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被冻死亦足。

有人批评他是名士说大话,但据我看来,此老确有这种胸襟,因为他对于下层社会的痛苦,看得真切,所以常把他们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

他对于一般人如此多情,对于自己有关系的人,更不待说了。

我们试看他对朋友:那位因陷贼贬做台州司户的郑虔,他有诗送他道: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又有诗怀他道:

天台隔三江,风浪无晨暮。郑公纵得归,老病不识路。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

那位因附永王璘造反长流夜郎的李白,他有诗梦他道:

626

情圣杜甫116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容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毋使蛟龙得。

(《梦李白》二首之一)

这些诗不是寻常应酬话,他实在拿郑、李等人当一个朋友,对于他们的境遇,所感痛苦,和自己亲受一样,所以做出来的诗,句句都带血带泪。

他集中想念他兄弟和妹子的诗,前后有二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