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 (第1/4页)

“哎哟!哎哟!好疼!”卡特哧牙咧嘴地掺叫。

这时,“八一”飞行表演队的六架歼七首尾相接,低空通场。接着紧凑的编队一同跃上高空,然后各自俯冲而下,随即,六道姹紫嫣红的彩带犹如大笔一挥般地横跨在天幕之上,观众们叹为观止,会场气氛一下进入高潮。

“哈哈,我军真正的王牌飞行员!”高鹏兴奋地眉飞色舞,卡特也目不转睛地紧追着飞机不放,还不忘揉揉红肿的耳朵。

“卡特,中国飞行员怎么样?”高鹏底气十足。

“一流!世界一流!”卡特折服地发出赞叹,待飞机消失在云层,方才转过头,看着高鹏说:“M国飞行员有三层境界,你知道吗?”

“什么三层境界?”

“我们所说的三层境界:

山腰境界:你要了解你的飞机,就像了解你自已一样。它的长处在哪里、弱点在哪里,可以与什么类型飞机交战。

山峰境界:你要熟悉在各种状况下应该采取的战术和你的应变对策,并确保能够安全退出战斗。

巅峰境界:你对飞机的状况、武器、燃料、机动性,可以信手拈来,随意组合,把空战变成一盘对你完全有利的棋局,你所要做的只是摆下你最后一颗棋子,来取得这一场战斗的胜利。”

高鹏眨眨眼睛,领悟了一下:“你的意思就是说,要了解你的飞机,善于利用飞机的优势,与飞机融于一体!”

“对,没错!”

“其实中国也有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意思就是,不管你驾驶什么飞机,只要飞行员素质过硬,那么就解决一切问题!中东战争,阿拉伯飞行员缺乏强烈的取胜欲望和过硬的空战训练,性能优异的米格21在他们手中也只不过是一堆废铁而已。这也再次说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人而不是一两件先进武器!”

卡特很清楚,米格21的老对手就F4“鬼怪”,而自已又是“鬼怪”战机的崇拜者。高鹏这么说,他当然不能接受:“你这话有点太狂了,如果是这样,那你们还研制歼十干吗?用歼五、歼六,岂不是更省事?”

高鹏不与他力争,旁敲侧击地一笑:“中国还有句话,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哈哈……”

说话间,四架黑身红嘴白翼的“雷鸟”闪亮登场,头尾相衔,机翼相接的“菱形”超密集编队,令人目不暇接,为之惊叹!

“月月,下一场该谁了……”高鹏转过头一下愣住了,曾如月与Adrianne捧着手中的各式零食,吃吃喝喝挺忙碌。

“怎么了?哦……”曾如月以为高鹏要吃的,递过一袋土豆片。

高鹏勉强笑了下,不置可否地接过来,马上又缓过来,继续问:“我是说下一场表演,该谁上场了?”

“哦,该俄国‘勇士’了,SU30表演‘胜利-V’!”曾如月看过节目表,自已也糊涂了:“‘胜利-V’什么意思啊?”

话音未落,两架湛蓝色SU30拔地而起,转瞬间钻进云层深处。时间不长,一东一西大角度俯冲下来,距地面50米飞机拉平,接着极速迎头飞来,在观众们眼中两架飞机似乎要憋足了劲直冲云霄……谁知,两机飞临看台中心时,突然同时抬起机头,一直向上仰过去,迎角从0度一直拉到120度,机尾代替了机头继续向前冲,形成了短暂的机尾在前、机头在后的状态……在同一时刻一起做出“眼镜蛇机动”!

精准地机动,巧妙地按排,瞬间形成了两机相对且垂直地面的“||”平形状态;同时到达仰角120度后,两机机尾相接形成胜利的“V”字状;改回平飞,两机机身再次交叉而过,机尾再次相接成“V”字状!

意想不到的飞行表演,引来观众一片掌声,有人更是兴奋地吹起了尖声刺耳的口哨,气氛再一次推向高潮。

曾如月似掌握着无限玄机,提出了问题:“你们知道‘眼镜蛇机动’是怎么来的吗?”

Adrianne摇摇头,高鹏和卡特皱着眉轻吐了一句:“飞出来的呀。”

曾如月有板有眼地说:“你们应该知道,后重心飞机是很容易进入尾旋的,一般来说很难改出。这对飞机和飞行员都是一种威胁。因此,俄国人在设计SU27时特别注意了尾旋,风洞实验与高空投放实验都表明,SU27不能改出尾旋。但是在1988年一次试飞中,飞机以90度垂直爬升,在8000米时突然像直升机一样停在空中,当飞机迎角恢复到60度时,飞机出现典型的失速和尾旋现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