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页)

顿了顿,他接着又转向了正题,问了道:“你且说说什么新鲜的玩意?”

唐观礼立刻精神奕奕了起来,脸上浮现了一个极其兴奋的笑容,道:“大郎你这几日不出门,自然是不知道的。镜湖西岸三日前新起了一家书社,名为湖仙书社,这两日正广邀钱塘县的名士贤达去光临开业呢。我刚去打听了,这湖仙书社开业就在今日,没有邀请函的可是不接待呢。”

秦允明一下子就失去了兴趣,嚷道:“我当什么呢,不过我们钱塘县旧有的书社还少了吗?单单我这钦善坊外面就有一家寒友书社,这算哪门子的新玩意?”

唐观礼叹了一口气,道:“大郎,你可别小看了这湖仙书社,在里面侍书的可不是什么小书童,全部都是才貌双全的绝世大美女呢!”

秦允明一怔,暗中哭笑不得:这什么人这么缺德,堂堂书社竟然用美女来伴读,那读书的人哪还有心思读书?

他忍不住复问了道:“竟有此事?你可看清楚了,别把新开了一家青楼给当成书社了!”

“大郎,我是亲自去过镜湖的,湖仙书社那么大的招牌,围观的那么多人议论,我一不是瞎子二不是聋子,怎么会弄错呢?”唐观礼说道。

“这还了得,县学里面的老夫子就没有出来抗议的吗?”秦允明问道。

“这又不是什么大事,书社老板都说了,这些女孩子都是清白人家,只因为县学不收女学生,而她们又酷爱读书,所以便结了这家书社。她们只伴读,可不会伴睡的。”唐观礼煞有其事的说了道。“另外,我早上刚去了书社门口看时,那县学的张师爷都是有邀请函的人,正往书社里面闲逛呢!”

“还真是一桩奇事了。”秦允明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原本失去了的兴趣再次点燃了起来。虽然他内心有一些鄙夷,县学那帮假仁假义的夫子们,自己随便抄注《论语》就大呼小叫,现在有了这么伤风败俗的书社反而还去捧场。

不过也罢,反正伤风败俗的事也无妨,自己这几日正闷得慌呢,理会这劳什子作甚?

“如此新意的书社,那是必定要去凑凑热闹的了。事不宜迟,我们立刻就去吧。”秦允明搁下了手里的筷子,立马站起身来了。

“大郎,你现在是城里面炙手可热的才子,那书社老板少不了要给你派邀请函,你既然不知道这件事,那邀请函莫不是还没收到?”唐观礼忽然说了道。

“我这两日在家里未曾出去,哪里见到有什么人来送邀请函的。”秦允明奇怪的道。

“不可能呀,连城北张文举那厮都收到邀请函了,他那半斤八两的文采,也就只能在青楼里炫耀。那日在苏姑娘的画舫上,他不是也在场吗?苏姑娘出的酒令,就只有你一个人作出来了,他算是哪门子的才子?”唐观礼有些不服气的说了道。

他今日特意来找秦允明,就是希望沾沾秦允明的光,让秦允明把自己带进书社去。若秦允明没有邀请函,那岂不是白忙活了?

秦允明仔细想了想,觉得唐观礼的话很对,没道理自己连一个下九流的才子都不如吧。

“袭人,这两日各处门房都没收到什么邀请函吗?”他立刻问道。

“奴婢这几日也未曾离开园子,哪里知道这些事。”袭人回答了道。

秦允明吸了一口气,联想到今日早上唐观礼被老爹的小厮拦住的情况,会不会那邀请函被老爹扣下了?

“糟了,怕是我父亲先我一步截下邀请函了。”他叹了一口气道。

“什么?秦老爷这也太多管”唐观礼一阵失望,但是在秦允明面前,自然是不好多说闲话,只能把这口闷气压在了心头。

秦允明沉思片刻,忽然呵呵笑了笑,说道:“这又何妨,书社老板邀请的是名士贤达,要的就是人到场,何必非要拘在一张帖子上?走,我们现在就去。”

唐观礼想想也是,于是舒了一口气,赶紧将肉粥喝光,又吃了一块煎果子,这才一抹嘴准备出。

正文 第三十三章,名人效应

镜湖是钱塘县城西最大的一片湖泊,湖广二十余里。此处景色秀美,又是位处于官道旁侧,少不了许多别致的酒楼茶阁林立于此。在镜湖的北岸也有两家老字号的青楼,不过因为资质深了,里面的姑娘自然没什么新鲜,只有那些上了年纪的风流客人才会念旧光顾,听听几支娴熟的曲子罢了。

今日西岸这边很热闹,大部分读书人、风流的公子们都被那湖仙书社的噱头吸引了。

镜湖这里并非只有这一家书社,南岸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