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氖乱担��也蛔妓�切媵Ю肟�庖皇乱怠H嗣堑闹饕��Γ�加玫秸夥矫媪恕O胂罅Σ⑽聪�穑����芟胂蟪隼吹亩�骷负跞�鞘涤玫亩�鳎����茉傧值亩�髟蚣负跞�窍质档亩�鳌�

平等不仅使人们轻视理想的描写,而且也缩小应当刻划的这类对象的范围。

贵族制度在维护静止的社会的过程中,既有助于正统宗教的安定和持久,又有助于政治体制的稳定。

它不仅能使人的精神坚信一种信仰,而且会使人的精神接受一种信仰之后不皈依另一种信仰。贵族制国家的人民总是愿意在神和人之间设置一些中间权力。

可以说贵族制度也由此表明它非常有利诗的创作。当宇宙间的一切都是感官无法感知,而只有精神才能发现的超自然存在时,想象力可以自由翱翔,诗人描写的对象将会数以千计,而能够欣赏诗人创作的读者则会无法计算。

反之,在民主时代,人们在信仰上有时象在法律上一样犹豫不定。

这样,怀疑又把诗人的想象力引回到眼前世界,将诗人封闭在可见的现实世界。

平等虽然动摇不了宗教,但能使宗教简化,使信徒的注意力从次要的崇拜对象离开,而主要去崇拜最高的上帝。

贵族制度自然要把人的精神引向沉思过去,并把它固定于这种沉思之中。民主制度与此相反,它使人对古的东西产

95

第十七章 论民主国家的诗的某些源泉98

生一种本能的反感。就这一点而言,贵族制度远比民主制度有利于诗的创作,因为一种事物越古远,通常也越使人觉得壮丽和宏伟,并在这种思古的幽情的影响下,使它更适于成为描写理想的对象。

平等剥夺了诗描写过去的权利之后,又抢走了它描写一部分现在的权利。

在贵族制国家里,总有一定数量的享有特权的个人,可以说他们的存在是处于一般人之上和之外的。

权势、财富、荣誉、智慧、文雅和高尚,总之,一切好的东西,都好象属于他们专有似的。群众无法走近他们身边观察他们,或者说无法详细观察他们,而对这些人进行富有诗意的描写却是不用费力的。

另一方面,这样的国家也有一些无知而温顺的人。这些人由于本身过于粗野和悲惨,也被纳入的诗的创造对象;这种情形,同另一些人由于本身文雅和高尚而被纳入诗的创造对象一样。此外,贵族制国家的各个阶级是彼此隔离和互不了解的,所以想象力在再现他们的时候,总是要加进或放弃一些东西,即不是夸大实际情况,就是缩小实际情况。

在民主社会里,人人都非常平凡,彼此都极为相似,所以每个人只要看一看自己,就立即可以知道他人的情况。因此,生活在民主社会的诗人,决不能专拿一个人作为其描写的对象,因为一个平凡的而且又是明摆在众人面前的对象,是无法成为抒发理想的题材的。

因此,平等在世界上出现以后,就使诗的古老源泉大部分干涸了。

96

09第一部分

现在,我们来考察一下平等是怎样开发诗的新源泉的。

当怀疑使人不再向往天堂,平等的发展使人越来越相似和越来越渺小的时候,由于诗人尚未想象出什么东西可以替代同贵族制度一起消逝的大题材,所以诗人就把目光转向没有生命的自然界。在诗人的眼睛里已经没有英雄和诸神的时候,他们便开始去描写山川。

于是,在上一世纪,便诞生了被人们特称为“山水诗”

的诗。

有些人认为,这种描写大地上的有形而无生命的物体的诗,是民主时代所特有的,但我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我认为这种诗只代表一个过渡时期。

我相信,经过一段时间,民主必使想象力从身外之物转向人本身,最后使想象力专注于人。

民主国家的人民可能出于一时的高兴而向往自然,但他们真正向往的却是认识自己。民主国家的人民只能从这方面去发掘诗的自然源泉,所以我敢说,凡是不想发掘这个源泉的诗人,就打动不了他试图感动的那些人的心灵,而这些人看到他的大作之后,只能是无动于衷。

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人类希望进步和无限完善的思想,是民主时代所固有的。

民主国家的人民决不留恋既往,而愿意梦想未来。他们一想到未来,想象力便驰骋起来而不可遏止,并逐渐扩大和升高。

这便给诗人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并使诗人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