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 (第1/4页)

“肯定要打,而且得盯着日军狠狠的打。”叶振邦这几天的情绪也有点反常,不知道是因为陈必时。还是因为日军参战。“就像打韩军那样,抓住机会或者创造机会,争取干掉一两个日军师团。日本增兵不易,如果能够打掉一两个师团,不但能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还能使日军无力进攻。”

“我也这么认为,只是这仗不好打。”

听到罗耀武的话,叶振邦叹了口气,埋头抽起烟来。

仗打到这个时候,不是部队不能打,而是没有物资让部队去打。

围歼韩军。集团军之后,后方送来的物资就只能维持部队的日常消耗,没有能够积累起发起下一次进攻所需的物资。

说得不客气一点,如果不是在会战中缴获了大批韩军的作战物资,其中还有不少从美国运来的面粉,恐怕不少前线部队就得降低伙食标准了。

因为还能依照正常标准开灶,所以物资紧缺的问题还没有显现出来。

只是罗耀武与叶振邦,还有专门负责后勤的参谋都知道,这种情况维持下去,到了二月底就会出问题。

抽完一根烟,叶振邦又接着点上了一根。连续抽了半包烟,他才抬起头来。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盯着美日韩联军的物资打。”

“什么意思?”罗耀武也在不停的抽烟,在他脚边的烟头比叶振邦那边的还要多。

“海运过来的物资主要集中在东港,美日联军的主力在庄河,摆明了要强攻辽东,而美韩联军的主力在丹东,主要对付我们部署在腹地的主力部队。东港的防御非常亏弱,让我们有可趁之机。”

罗耀武点了点头,让叶振邦继续说下去。

“集中我们的全部主力,强攻庄河与丹东。西边主攻,东边佯攻。日军刚到,美军肯定料到我们会打一场狠仗,所以不会怀疑我们的企图。”

“主力都上去了,谁去打东港?”

“新编集团军,再不行的话小把民兵也派上去。任务就是抢劫囤积在东港的物资,能抢多少是多少,抢回来就是我们的了。”

罗耀武又点了点头,说道:“那得需要不少人力。”

“我们缺乏人力吗?”叶振邦笑了笑。说道,“我们最不缺的就是人力,抢到武器装备还可以拿来武装民兵与敌后游击队。”

“你说得没错,我们最不缺的就是人力,也只能这么打。”罗耀武笑了起来,“既然敌人主动把物资送了过来,我们为什么不抢?”

这时候,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我是罗耀武什么老王,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好。我马占去机场接你。”

听到这话,叶振邦也站了起来。

“走,去机场接人。”“谁?”

“王虞氓,你肯定听说过。”

叶振邦一愣,赶紧拿起随手丢在桌上的军帽,跟着罗耀武离开了会议室。

他确实听说过王虞氓,不过也是这几天的事,因为王虞氓顶替陈必时出任东南前线总司令的命令已经下达到全军。

第七十九章 再接再厉

十二月三十一日夜间。陈必时出动第二梯队,对刚刚上岸的美军发起反冲击。

如果不能在这个时候将美军赶下海,夺回失守的滩头阵地,等到美军站稳脚跟,那就再也没有可能取得胜利了。

这个时候,罗耀武乘坐的专机已经回到北京。

与他一同回京的还有叶振邦等几个高级参谋。

虽然叶振邦已经是上校军官,但是过于年轻,而且在军区司令部任职的时间并不长,也没有多少除罗耀武之外其他人看得到的出众表现,所以他仍然是罗耀武身边的助理,没有成为重要部门的负责人。

这也很好理解,军区司令部藏龙卧虎,刚从基层爬上来的年轻军官哪有那么容易出头。

罗耀武回京有两件事,一是汇报本土防御战,二是对下一阶段作战行动做陈述说明。

主要还是后者。

东南方向上的战斗已经打响,就算东北是次要战场,也得打出点名堂来,才能替陈必时缓解压力。

只是罗耀武的心情并不轻松,因为他手里的兵力十分有限。

真要打,那几个主力集团军根本不够。

问题是,决定打不打的不是罗耀武。而是高层领导。在考虑战略决策的时候,兵力只是次要问题,而不是主要问题。

因为是军队将领,所以罗耀武回到北京首先去见了刘诚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