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 (第1/4页)

李有德被杨太曦脸上说得白一块,红一块,呆立在龙舟上半天无语。那被救上岸的青衣鼓手听得是心怀大慰,站立在龙舟上遥遥冲杨太曦一拱手,朗声高喊道:

“早就听说侯爷乃当今不世出的大英雄,大圣人。血战后金,巧伏蒙人,脚踢红毛,仗义疏财,桩桩皆是惊天动地之举,大英雄所为。心中早已是仰慕甚紧。今日有缘一见侯爷,本人犹胜传说,实是心服。

小人肖放,虽人在均州,却早已从过往的商客口中,得知侯爷现在正在网罗天下豪杰对付后金。小人和一干朋友,空负一身本领,早已想投效国家,效冠军班侯之故事,苦无门路。若侯爷不嫌弃,小人毛遂自荐,愿为侯爷执蹬坠马,甘为驱策”。

杨太曦听得哈哈大笑道:“哈哈,好啊,本侯的确喜欢结交天下豪杰。刚才已见过肖兄弟抢旗之灵机果敢,不知道小兄弟可否还有其他的什么绝活拿出来给我看看呢?”。

龙舟上那黑大个纵然高声道:“侯爷,二毛最大的本事就是潜水,能一柱香的功夫从这里潜到均州渡口去!”。

“哦”杨太曦听得一怔,高声道:“好,我这就和你一起这就赶到均州渡口,你这边看我船楼上旗帜黄旗变化为红旗为令下水,若是你能一炷香燃完后赶到均州渡口,或者抢到我这艘大船之前上岸,我就让你加入我杨家军!”。

肖放还没有搭腔,那黑大个已经抢声道:“侯爷,我和其他兄弟虽然不能一炷香的功夫赶到,但我们都能抢在大船之前赶到均州渡口!”。

杨太曦听得大喜道:“好,若你们均能抢在我大船之前赶到,你们,我杨太曦全收了!哈哈”。肖放闻声正色道:“侯爷,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杨太曦站立在船楼之上也正色的大声答道。

第九十七章 魁星楼夜宴

等杨太曦的座船靠近均州渡口,令杨太曦惊喜的是,肖放和那个黑大个等几个人早早的站立在渡口之上冲楼船上的杨太曦高兴的挥舞着手臂。这令杨太曦很困惑,心道:“这些家伙还真是不简单,还真能赶在我的楼船之前潜到渡口,还真是有一番潜泳的绝活在身上啊,若是将他们派到上海辅助史可法帮练上海水师倒是蛮适合的,

虽然海事总巡抚让崔可秀占了,但这水师的实权总算还在我杨家军的控制之中,不管是为了我自己还是大明,我还是得尽心尽力先把上海水师给操练好了,以后倚重水师的时候还多啊,不单从旅顺和三岔河口收复金州需要水师,就是驱逐时刻骚扰我东南海疆的英荷联军,消除这个我大明东南沿海的大患也是少不了水师啊。”。

沉思之间,船已到达了均州渡口。均州当地的武当巡抚柳轩龙和均州知府胡成熙此时早已守候在渡口等待着杨太曦一行人。看到杨太曦下船,柳轩龙忙热情的迎上去道:“鄙人,武当巡抚柳轩龙在此恭候侯爷多时。早听蜀王言及恪靖侯要南下贵州平叛,需经停此地,今日总算等到了,我在魁星楼的三楼给恪靖侯预备了一桌上好酒席,侯爷,快请。哈哈,侯爷好快的脚程,比我预料的还要快上一天啊,哈哈。”。

杨太曦见此矮胖壮汉就是武当巡抚柳轩龙赶忙拱手施了一礼道:“多劳柳大人费心了,本侯先行谢过接待之情”。这时,均州知府胡成熙也赶忙过来朝杨太曦施了一礼道:“鄙人胡成熙见过恪靖侯”。柳轩龙忙替杨太曦做了一下引见道:“这位胡大人知均州一地,为此地百姓的父母官,对均州的风土人情是了如指掌。侯爷今日可在城中先行安歇一下,明日可由胡大人陪同侯爷上太和山一游,一览真武大帝曾经驻停的灵山仙宫啊!路遇灵山,不可不拜哦,哈哈”。杨太曦赶忙点头笑着应道:“那是,那是”。

杨太曦一边与柳轩龙和胡成熙携手前行,一边向身后的孟波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去接肖放一行人,将他们安置到随从的军士中。肖放点了点头,忙飞也似地安排去了。

这时,早有人牵了两匹相当神骏的好马过来,让柳轩龙和杨太曦两人分别骑上。而胡成熙则上了旁边一顶八人大轿。杨太曦在辽东呆过,也熟悉了一些相马功夫。此时骑在马上只感觉到此马步伐有力,行走平稳,很是舒服。虽比赵率教送自己的蒙古骏马差了点,但也算得上不错的好马了。

杨太曦笑着问柳轩龙道:“柳大人,请恕伯雄眼拙,这马好生神骏,好像不是蒙古马,个头似乎差一点点,但也不似南方山区的那种驮货物的矮脚马。但行走起来,孔武有力,相当平稳。却不知产自何地?”。

柳轩龙笑道:“这是襄阳府一位世代养马贩卖马匹的马商送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