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 (第1/4页)

龙霄一见,顿时一愣,暗道:“是谁死了,莫非是文德皇帝么。”

城楼上的一名大明守将见城下有人,大声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否则乱箭射死。”

龙霄纵身道:“大明义军首领龙霄,奉昌明皇太子之命,前来向安明关义烈将军方靖求援。”

城楼上立时沉默了好一阵,又有人道:“大胆奸细,昌明皇太子早在数日前便让敌人攻破镇煞关被害身亡,如今大明朝野上下皆为太子戴孝一月,你竟敢还说是奉了昌明皇太子的命令,是何居心,来啊,给我射死此人。”

不少的大明弓箭兵探头钻出城墙,准备引弓向下射来。

龙霄听到这守将的话,心下一震,这才知道那白布竟是为昌明皇太子所设,真是又惊又怒,高声道:“且慢动手,是谁说昌明皇太子死了?”

那守将又道:“是威远王爷亲口说的,那还有假,你这天煞奸细,快快受死罢。”

霎那间,龙霄已明白了一切,安明关的援军迟迟未到,全是因为威远王爷回来谎报了太子身死的噩耗,而他的意图再也明显不过,镇煞关孤立无援,在天煞族军队的重围之下,自然坚持不了多久,到时太子当真身陷敌手而亡,不免是死无对证,到时他便可堂堂正正的实现自己的狼子野心。

龙霄心念转动,已从怀中取出了太子的黄锦军令,高高的举在手上道:“威远王爷所说有误,安煞关不仅没有被敌人攻破,太子殿下更没有身亡,昨日亲手写的军令在此,上面还盖有他的帅印与太子印,殿下有令,谁要是胆敢贻误军情,以通敌叛国罪论处。”

那城上闻到龙霄此语又是一阵沉寂,好半天才有一根绳索吊着个竹篮垂了下来,那守将道:“好,你将太子的军令放进竹篮里,我去禀报方将军,求他示下,你在这里好好的等着。”

龙霄便将那军令放了进去,没多时竹篮便给拉回了城上,那守将便再无声息,想是已去通报那义烈将军方靖了。

大约过了一顿饭的时间,那城门“嘎嘎吱吱”的响声大作,却开出一条缝来,一名将官模样的汉子骑马行出,对龙霄道:“方将军有令,要你随我至将军府说话。”

龙霄强打着精神,跟着他走进城中,穿过了几个街道,便见到一个高墙宽院的府宅,门头上悬着“义烈将军府”几字,外面站着两排全副戎装,手持长枪的士兵。

龙霄跟着那人行堂过院的走了一阵,到了一个偏厅,跨步而进,便见到厅的四周摆放着雪亮亮的十八般兵器,厅上却有一个桌案,一名头戴金盗,身穿金甲,斜披的红锦战袍,腰挂宝剑的将军坐在上面,年纪在四十岁左右,四方脸,络腮胡,皮肤黝黑,眼中精光四射,瞧来甚是威猛,想来必是那义烈将军方靖了。

方靖仔细打量龙霄,见他一身是血,眼中一闪,沉声道:“你说你是大明义军首领,可有何证据?”

龙霄便从怀中掏出了一面军符,上前几步递到他手中道:“大明的义军首领也不是什么官,冒充他可没多大的好处。”

方靖验证军符确然无误,脸色一缓,又道:“龙将军,你说太子殿下并没有死,可是真的?”

龙霄微微一笑道:“方将军,太子殿下的军令想来你也瞧得很清楚了,否则也绝对不会放这进来。”

方靖道:“笔迹与印章倒是不错,但威远王爷前些天回来,口口声声说亲眼见到太子被敌人在乱军中杀死,若你说的话都是真的,那么就是说王爷谎报了军情,犯了欺君之罪,这事情可就大了。”

龙霄见这方靖的样子倒也精明,也不愿再多说废话,一拱手道:“方将军,我说的话是真是假,信与不信只在你一念之间,但大明官兵二十万人与太子殿下一道被困在镇煞关内,你若不起兵相救,只怕会犯弥天大错,而且天煞军队一但攻破了镇煞关,回过头来再围安明关,到时你也危险了。”

方靖霍然间站了起来,皱着眉头,在堂面转来转去的渡着步,并不时的瞧着龙霄,好半天才道:“龙将军,也不怕实话对你说,本将也不十分相信威远王爷的话,这其中原因有二,一是咱们大明朝到镇煞关的官兵共有四十几万人,天煞军队要想忽然呑下去,绝非易事,二是威远王爷的军队此次作战损失极微,他虽然说是见到太子殿下身死,一时无心恋战,便撤军而回,但这样的一触即退,似乎不是他过去的性子,实是令人疑惑不解。我为了证实此事的真假,这几日已派出了上百的探子向镇煞关而去,但这些探子没一人能够回来,仿佛敌人果有埋伏,便一时拿不定主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