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 (第1/4页)

改变,也不知黑煞能不能认出来。

这黑煞不愧是通灵之物,与龙霄对视没多久,又用鼻子嗅了嗅他的气味,便连连发出了欢快的嘶声,摇头晃脑的向他身上凑,神态是亲热无比。

龙霄见它终于认出了自己,也是欢喜不胜,这一人一马,久别重逢,又有一番异样的温馨。

厮磨良久,龙霄这才翻身上马,司马琴知道他要走了,心中也很是不舍,但又无法出言相留,只得轻轻的道:“龙大哥,一路保重。”

龙霄望着司马琴秋水流波般的眼眸,那里面有太多他能够体会得到的柔情,但此时此刻,他只能道:“琴儿,你也多珍重,咱们后会有期。”

这话一说完,他已一勒马头,向司马府的后门驰去,那里司马琴己有吩咐,不会有人前来阻拦。

第四卷 叱咤帝业 第21章

没多久便出了司马府,奔骤在京城依旧繁华殷盛的大街小巷上,果然见到在各交通要口悬着自己的画像,龙霄好奇这古代人的写真艺术,特意的跳下马去瞧画得象不象。

等他凑在那画像前,却见上面的人像是用那种水粉颜料勾填而出的一个浓眉大眼的男子,虽然还算有些神似,但也最多不过只有五分相象,若是以这付尊容抓人,整个大明朝因此琅铛入狱的无辜百姓没有一千也有五百,怪不得过去看《水浒传》的时候,见到里面的梁山好汉杀了人,官府四处张榜捉拿,最后屁事没有的都上了山,还是现代科技发达啊,一个高清晰的传真,连你的鼻毛都能瞧得清清楚楚,犯罪分子的日子真还不好过了。

正在感叹,却听到围在皇榜之下的人在偷偷的议论。

一个相貌粗拙,衣裳上打着两个补巴,看来不甚得志的中年文士在瞧了龙霄的画像后,摇头晃脑的轻声道:“哎呀,这个姓龙的长得可和我差不离啊,听说咱们的三公主还对他痴心得紧,真是没天理,没天理啊。”

龙霄一听,急闷攻心,一口血浆子几乎就要仰天长喷,眼光狠狠的斜瞥着那人,好想好想一拳将他已经很塌的鼻子揍得更塌。

但幸亏另一名身着青衫的老者道:“这位兄台说这话就有些差池了,阁下虽然长得也算这个这个相貌出众,不同凡响,不过小老儿在湖州之时见到过龙大将军,的确是少年英俊,气宇轩昂,那种气势与威风,似乎是比兄台要强上一些,也难怪三公主会喜欢他了,你不知道,他那日凯旋回京去给太上皇祝寿,咱们湖州的大姑娘小媳妇见了,谁不是交口称赞,就是我家的两个孙女,到现在还在提啦。”

那中年文士闻言,更是嫉妒,向那老者道:“好,好,就算这个姓龙的长得比我要俊俏那么一分半分的,但他在镇煞关拥兵反叛了咱们大明朝,前两天还闯入皇宫放火行刺皇上,最后还劫走了三公主,这样的逆贼,还值得你那两个闺女念叨,我说老丈,只怕你该有所规劝吧。”

他这话一出,那青衫老者便是长长的一叹道:“真是世事难料,堂堂的大明英雄现在会成如此景地,不过无论怎样,小老儿想说的是,天下间的黑白是非总难认定,最初传龙大将军是天煞族的奸细,但现在瞧来,便是有人造谣中伤龙大将军。”

那中年文士瞪目道:“这话怎讲?”

青衫老者道:“小老儿瞧兄台也是读书人,你好好想想,要是龙大将军真是天煞族的人,现在他已拥军独立,号称‘万世逍遥王’可说已自成一境,而如今威远王爷兴兵作乱,朝庭忙以应对,正是天煞族的人重新犯我大明的良机,可是直到现在,还没见到一兵一卒通过镇煞关,这岂不是一个最好的佐证。”

那中年汉子一时无言,不由嚷道:“无论怎样,这姓龙的不遵圣旨,私闯皇宫,都是一个大逆不道的反贼,你这老儿,帮着反贼说话,莫非是他的探子,信不信我拉你见官去。”

那青衫老者又叹道:“小老儿活了六十有三,虽然不象兄台那样有满腹的经纶,但也能明白世上的一些是非曲直,本来就难说得紧,用眼睛瞧,用脑子想,总比听别人说要清楚得多,我只是按常理推论,并非替人说话,兄台若要我去官府,我也会说这些话。”

那中年汉子“哼”了一声,终究没有去拉他,负手离去了,而青衫老者也转身远去,只留下刚才一直在听闻两人对话的七八名百姓在交首低议着两人的争论。

龙霄这时却大感欣慰,大明朝的百姓中瞧来不乏有明白事理之人替自己说话的人,自己真是该好好感谢他们才对。

重新上马而行,没多久便到了城门,见那里仍然有官兵在检查着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