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 (第1/4页)

他考虑的是那摄影机的事,既然日本人做事如此地不择手段,那么,在中午吃饭的那段时间里,厨房的人实在太杂了,日本人会不会留了什么东西下来?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楚云飞考虑到了这个环节,那处理这事情,就是很简单的事了。

做这种事,他不熟悉,但他有熟悉这个的朋友就可以,想到这里,他拎起手机,就给总参的仇处长打了一个电话。

“仇处长么?我小楚啊,什么时候有空?我这里可是为你准备了点好东西哦。”

“什么好东西?”仇处长的情绪一下就被吊了起来,在电话里哈哈大笑了起来,“是不是安全局那帮小子找你麻烦了?不用理他们,没啥大事给我准备了几份?”

“什么几份啊?”楚云飞一时有点哭笑不得,这个仇处长什么都好,就是太贪吃了点,一说好东西就想到“日月七珍”上了,“不是?日月七珍?,不过,也算好东西。”

“哦,我说呢,你上次还说,频繁地吃没啥用呢,”仇处长的心情并没有因此而变坏,“什么好东西,先跟我说道说道?”

“你来了就知道了,对了,有什么得力的手下,带俩过来,”楚云飞打这个电话,越走越远,他实在是担心,厨房里会有些什么威力巨大的东西,被听到就不好了。

他所说的好东西,并不是可能会被发现的、日本人偷偷安装的高科技产品,而是说他的监控录像,他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这个东西,对仇处长来说,会是非常有用的。

这是他刚刚意识到的。

正文第四百八十二章管理的学问

果不其然,仇处长和两名下属死死地盯着监控录像看了起来,来回看了几遍,“不错,好东西,确实是好东西。”

把屏幕切换回监控画面,仇处长长叹一声,“按理说,这应该是“经合会”出马的,奇怪,怎么很有点“内情室”的味道啊?”

“不错,确实很有美国中情局的味道,”一个头发花白的下属点点头,“按理说,应该是“内阁情报调查室”的人。”

日本内阁情报调查室,简称“内情室”,是日本政府的情报机构,大致同中国的国家安全局类似,不过,这是二战之后,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支持下成立的,其行为宗旨、目标,包括机构结构和具体行动方式,都深深地打上了CIA的烙印,两者极为相似。

至于“经合会”,全名叫“经济联合会”,那是日本官方的经济情报机构,归日本经济产业省管辖,辖下商业间谍众多,无孔不入。

楚云飞把跟日本人签定的合同一介绍,来的这三人就确定,应该是日本“经合会”的出马,兴致就微微少了,谁想居然碰上了CIA的翻版,不由得大为感叹。

“小楚,回头这个录像我要拷贝一份,”仇处长笑眯眯地点头,“难得的教科书啊,比我们从资料上弄来的,详细多了,也实用多了。”

他在说什么呢?他在说日本人考察厨房时的分工、流程、配合、掩护以及所使用的工具和手段。

仇处长本身也是搞情报的,自然知道,情报收集过程中,什么东西重要。

政治嗅觉、渗透能力、人员装备等固然重要,但搜集情报流程的管理,也算得上重中之重。

管理学,实在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其中涉及了人员管理、潜力挖掘、分工、配合、资源整合、局部系统独立性、沟通性、广泛适用性等一系列的问题。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日本人,曾经参观过美国人所造的“阿波罗登月火箭”。

美国人很大方,基本上全部的零部件都对日本人透明开放。

谁想,日本人参观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替月火箭的任何一个零部件,日本都可以独立加工完成,但要把它们整合在一起,达到阿波罗登月火箭的功效,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他们为什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就是因为,美国人的管理、整合过程,他们看不到。

当然,美国人也知道这个,要不,他们脑子又没进水,怎么可能把这种东西摆明了让日本人看?

其实,他们对日本的提防,并不比中国少多少,没人能真正忘记珍珠港的爆炸声,美日关系好,无非是因为,日本很乖,从来不敢跳出美国人画出的框框。

既然跳不出制约他们发展的框框,美国人就有信心拿得住日本,所以两国关系才好。话说远了,继续说这个监控录像,正是因为楚云飞意识到了,日本人考察的过程,能够充分把他们搜集情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