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页)

战争”。一时间德国各地的征兵站成了最繁忙的地方。�

从5月20日那一个星期五开始的周末,演变成了一个危机的周末,后来被称为〃五月危机〃。在此后48小时之中,伦敦、巴黎和布拉格的政府,都惶惶不安,以为欧洲迫近战争之程度为1914年夏天以来所未有。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德军开始在德、捷边境集结和德国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的新计划可能被泄漏所造成的。这个计划是德军最高统帅部为希特勒所草拟并且在星期五向他提出的。

无论如何,至少在布拉格和伦敦,人们都认为希特勒马上就要对捷克斯洛伐克发动侵略了。从这种看法出发,捷克人就开始动员,而英国和法国政府在迫在眉睫的德国威胁面前,在国内外舆论的压力下,也曾一度表现了同苏联政府的团结精神。但为时不久这种精神就消失了,直到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差点儿把它们消灭掉的时候才又重新出现。

捷克的动员,虽然只是部分的,也使希特勒暴跳如雷,柏林外交部送来的电报也不能使他息怒。这些电报都是报告苏联的谴责和世界舆论的警告,侵犯捷克斯洛伐克就意味着一场欧洲大战。阿道夫·希特勒在他的伯希特斯加登山间别墅里反复思量,认为自己受到了捷克人的极大侮辱也受到了支持捷克斗争的苏联政府的极大侮辱。见到希特勒暴跳如雷的举动,林威上前劝道“元首,不要着急,弱国无外交,捷克斯洛伐克在不情愿,也要取决于英法的态度,凭他们自己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

希特勒虽然在林威的劝导下,停止了暴怒,不过在林威走了之后,他心中怒不可遏,要向捷克斯洛伐克、特别是向贝奈斯总统报复。在他5月30日签发的关于〃绿色方案〃的新指示中说,〃我的不可变更的决心就是在最近以军事行动粉碎捷克斯洛伐克〃。

得到了这个消息,林威暗自苦笑,看来自己还是小看希特勒的冒险精神,从一开始反对林威的想法,道后来的迟疑,道现在希特勒自己事必躬亲的执行,这个原来他看起来十分冒险的计划。希特勒的转变让林威都感觉到无所适从。

不管如何,希特勒此举的确吓到了不少人,不过林威确知道希特勒还没准备好。希特勒在等,等着英法沉不住气来找自己。

英法的态度迟迟没有表明,国防军的将军们自然不敢去找希特勒诉苦,不过林威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天天都有国防军的将军借着视察部队的幌子,来林威这里套话。对于此林威只能表示,一切尽在掌握中,后来只要一看见国防军的人,就大喊“英法必会妥协”。实际上林威心里也没底,从不信上帝的他,现在最经常去的地方就是教堂。

林威懂得历史,然而却不懂得当代的政治,而希特勒却懂得。相当时期以来,他就已经感到越来越可以相信自己的判断:张伯伦首相宁肯牺牲捷克而不肯参战,而在这种情况下,法国也不会履行它对布拉格的条约义务。

虽然林威可以根据历史猜测出一些大致的轨迹,不过说到对人的心理掌握程度,林威就远远不是希特勒的对手了,所以出现这么一种情况,原本放言要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林威,竟然需要希特勒不断地给他加油打气。

希特勒并没有漏过纽约报纸早在5月14日发表的一则电讯。他们驻伦敦的记者报道了张伯伦在阿斯托夫人家里吃饭时一次非正式的谈话。据记者们说,这位英国首相曾说,一旦德国发动进攻,不论英国还是法国都不会出兵驰援;捷克不能按目前的形式存在下去,为了和平的利益,英国赞同把苏台德区划归德国。德国人也注意到,尽管在下院内提出了愤慨的质询,张伯伦并没有否认美国记者电讯的真实性。

这天,林威照例来到总理府向希特勒回报近一段时间的状况,在汇报完公事之后,坐在总理府和希特勒聊天的林威,听到了近一段时间最美妙的消息。希特勒见到林威愁眉苦脸,不由宽慰道“兰帕德,我知道你为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事情心烦,不过你现在大可不必为此忧虑了,在里宾特洛甫已经传来了消息,张伯伦派遣了伦西曼勋爵去苏台德地区去调节,而伦西曼勋爵去苏台德之前,将会在柏林带呆上几日,你明白我的意思的么?”希特勒微笑着解释道。

林威发誓,这是近一段时间他听到的最好的消息,忽然间林威发现这个世界真是太美好了,张伯伦的举动就像一个体贴的少妇,在他的丈夫要睡觉的送来了枕头。不由高兴的说道“元首,我明白怎么做了,这次事情圆满解决就在这位伦西曼勋爵身上了”。

在英国,即将离开的伦西曼勋爵向所有送他离开的人们保证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