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 (第1/4页)

众人闻言,尽皆讶异不已,曹仁,陈矫等人更是在心中暗赞曹昂高明。他们只是一味的想到去封锁徐母的死讯,却不曾想到利用此一点小来打击徐庶的心神,曹昂的跳跃性思维。不可谓不高,不可谓不精!

却见曹昂叹口气言道:“只是,关键在于,说动荆州蔡瑁谋反一事。毕竟蔡瑁跟随刘表多年,虽与我军有联系,但也不过是为自己留条后路罢了,现在你让他真反,他一时必然南下决断,所以这个派往襄阳去游说蔡瑁的人,必须是一个言辞犀利,又机智多变的人。说实话。目前,我们还真没有太好的人是 ”

说道这里,却见那面的曹冲站了起来,主动请缨道:“大哥,小弟愿往!”

曹昂见状一愣,那边的曹仁则是急忙摇头道:“仓舒,休得将游说当成玩笑之事,你是何等身份?万一有个闪失,我与你大哥如何跟承相交代?”

曹冲却是没有回答,只是坚定的看着曹昂,双目中的神色坚毅,有股说不出的感觉,曹昂想了一会,点头道:“罢了,纵是游说不成,以蔡瑁和我军的关系,他也必不会加害于你,不过你地位特殊,切记隐匿。不可轻易在人前表露身份。

周不疑起身笑道:“不疑乃荆南零陵人士,也曾去过襄阳几回,舅父刘先就在襄阳为别驾,不疑可以用回乡探亲的理由,引着公子去襄阳见蔡瑁。”

曹昂点点头道:“这个主意不错,仓舒,元直,事情办不成不要紧。你们尽力而为就走了打手;”)

正文 第四十三章 挑拨荆州内乱

更新时间:2010…6…9 15:36:23 本章字数:4682

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第四十三章挑拨荆州内乱

刘备拿着从樊城曹昂处送来的书信,愣愣的坐在那里出神,信中所言乃是曹昂欲用糜芳换取张绣在宛城的家眷等人,并说什么与玄德公多年未见,思念甚切,想借此机会在阵前相聚一下等云云。

刘备看完之后,心中不由的好笑。换俘虏便换俘虏,还说什么与我多年不见,思念甚切什么的,这不是故意气人呢吗?我刘备从北方逼到南方,还不是让你小子给撵的?现在你倒是想我了?恐怕是想着算计我了吧?

刘备太了解这个曹昂了,这个竖子,天底下很难找得出坏水多过他的人来。

想到此处,再想想过去的事情。刘备不由的心中有点发憷,对于曹昂他还是有些颇为忌惮的,毕竟这小子行事风格不同于他人,相对于曹操。刘备还是更讨厌曹昂这种皮笑肉不笑的人物。

正当刘备心存疑惑,举棋不定之时。忽见徐庶在一旁呵呵的笑了一笑。拿着把蒲扇一边扇一边道:“主公,以您之见,曹昂欲以糜芳将军换取张绣的家眷,咱们是应了还是不应?。

刘备丝毫没有迟疑道:“备以仁义立于天下,岂能害人家眷?更何况。张绣与备无冤无仇,乃是各为其主也,糜芳乃备妻之弟,更是不能弃之不顾!换!”

单福闻言赞叹的点了点头,随即起扩道:“既然如此,福即刻前往妥善处理此事,并回书于曹昂约定两军交换俘虏的时日与地点。

刘备点了点头道:“那就有劳军师全权处理此事了

不久之后,曹昂的信使便携带刘备一方的回书前往樊城,信中言明十日之后,两军在安众县旁行军布阵,交换俘虏,曹昂看了一会,即刻命陈矫修书,告诉刘备,说安众离樊城太远,要两军下月初一在那县之边交换俘虏。

曹仁等人不由疑惑,如今他们兵马足够,已是不怕刘备分军偷城,为何还要这般麻烦?问起曹昂这么做的缘由。曹昂呵呵笑道:“我倒不是怕徐庶耍花样,只是想接着这些零散的理由为仓舒和元直在襄阳那边多争取一点时间而已。”众人闻言方才恍然大悟。

却说周不疑领着几个亲信,装作回乡探亲之名,匆匆奔襄阳而走。风水轮流转,而这次曹冲为了隐匿身份,则是伪装成了周不疑的跟班,一行人马星夜兼程,终于是赶到了荆州的襄阳城。

襄阳古都地处汉水中游地区。古有“南船北马”之说,而襄阳却因地接四环,七省通衢,所以是船马具得,且襄阳城少经战乱,看起来时一副盛世清平,人昌物茂之相,比之京师许都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曹冲一边在心里暗自赞叹襄阳繁茂。一边随着周不疑来到荆州刘先的府邸,刘先乃刘表别驾,同时也是周不疑的舅舅,这日恰好刘先正在府中处理公务,忽见家丁送上周不疑的掰贴,顿时吃了一惊!周不疑如今在许都为曹冲侍伴,为何会突然来到襄阳城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