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 (第1/4页)

“这位军爷,小的家里稻麦黍菽还要留种,这些野桑椹干和野板栗干要不就收下吧。”老头看着军人,毕竟大汉的威信在民间还没丧失,正规军还是公平买卖的。当然劫掠百姓的军队也有,但是关东各地军队大部分现在还没到这一步呢。

板栗足足有一囤,也就是一个养蝉阴干桑叶的箯为底,用几张竹席围起来足有一个小孩高度,里面堆满了新板栗。收购军粮的大汉问道,“老人家,您家就这点粮食么?”

“唉,儿子从军,就小儿、儿媳妇一起耕地,粮食被天杀的贼寇掳了去,之得采摘些许野板栗以度来年,不过也不是这点,家里两囤,留一囤可以挨到粟米时节,那一囤请官军收了去,替我等乡民饱食杀贼的壮士。”年代啊,不是后世那种猪尾巴幽魂叫嚣于华夏土地、百姓麻木不仁,这个时代犒劳士兵拿出家中猪羊是很正常的。

大汉有点愧疚,毕竟任务还要完成,“不了,我们就买两石板栗吧,吴越军只是暂时需要,等后方运上来就不会再麻烦乡亲们。”

“无妨无妨,军爷还是收购一囤的好。”

很快上司过来,问明缘由,“收两石足矣。”

大汉立马大声“诺。”

“那个,按照粟米价格算。”

“诺。”

老头有点急,“使不得使不得,板栗本是粗粮,还有皮壳,那能算粟米价呢。”

推来推去大半天,老头坚持不肯按照粟米价收购,最后两厢退让,按照粟算。吴越这些收购粮食同时收买人心的事在主官们的要求下,下面也乐得做好人,一时之间,乡绅或富有人家甚至绑了猪羊送往吴越军军营。其实吴越军并不缺粮,但是吴越军运上来的是干粮,如压缩饼干、干糍粑、干咸菜团、咸鱼、咸肉、蔬菜干等等,吃久了士兵内火大,口腔嘴唇碎得厉害。作为主官们也是希望士兵能好点,自然求购新粮菜蔬来换换口味。

杀猪的杀猪,大部分士兵或者在剥壳,或者在洗豆子,收上来的都是粗粮,那么猪肉炖板栗豆子,外加吴越来的面饼足矣换口味了。蔬菜还是没办法,吴越运上来的咸菜和干菜一股脑往杂参汤里放,反正军营中就是吃个饱。

“大哥,咱们这次抓了那么多贼寇,说啥军功也可以分地了吧。”一个白脸烧火士兵问着在放肉的伙头。

“不要,我情愿要钱。然后去吴郡或申港置上几间沿路的房子,然后卖酒菜,开旅馆。”

“大哥有本事的人,烧得一手好菜,自然是这个赚钱快。咱还是老老实实土里刨食吧。”烧火的又往边上一个灶里添了根木材。

“你啊,还是趁咱在中原,快快说上一房媳妇,然后去南洋垦荒吧,哈哈。”

“咋啦,大哥,南洋也有女人的。”

“啥,小阿弟,南洋都是土著,做做事还行,家里老婆还得要汉女,傻。”肉终于放完,凑了过来开始和几个大头兵乱聊女人起来。这个年代让你多娶几个外族的女人是可以的,大妇还是要汉女,当年吕后发怒女人母兽不得出关卖往南越,可把赵佗这个南越王急死。他的士兵是秦兵,当然其它地区的也有,但是当地女子还是不行啊。士兵为了这差点造反,后来放软,大汉朝廷又开边关总算缓解矛盾。现在吴越也有这类问题,大汉人在南洋开荒拓土不是大问题,健康疾病由于卫生改善、只喝熟水只吃熟食后渐渐到了可以忍受的范围。但是女人的矛盾依然很尖锐,没有足够汉女给那些移民。一般而言,一个男人最好搭配两个汉女两个蛮女比较好。这个年代生养是鬼门关,只有一个女人的话,风险太大。而且南洋各地本来就艰苦,但是气候炎热,土地又多,光依赖男人,吴越军不要闹死,谁去打仗?女人万一大肚子了,基本上就不能干啥活,所以要保持几个女人对移民家庭来说很重要,保证了幼儿存活,保证家里事务有人干,也收住那些思乡的移民。

----

“诸位,吴越来信,战俘统统由吴越人部处理,我们协助即可,内卫军和郡兵会来接受看守这些战俘,同时大王希望我军能挑选些各方面都过硬的苗子加入奴军。”赵云看着来信军报解释着,不过这些是迟早的事。人口贩子们等着卖钱呢,还有吴越人部那个畜生部门,专门来挑选优秀男人女人留种。

“诺。”手下们很齐全回答了,早就习惯这一套了。

“有个问题要注意,除了被挑选出来的外,其它一律阉割以示惩罚。这个人比较多,希望各位注意保密,一波一波运送南岸后,在那边集中营集体阉割,然后乘夜装船,记住不可出篓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