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部分 (第1/4页)

“是啊,咱哥俩以前也是吃香喝辣,哪有这么做苦工的。”

吴越收到这些战俘第一桩事就是各地兴建居住场所和粮仓城池堑壕,其实大部分农庄都是小型城堡,一个便于关押,一个是安全。战俘们在吴越之地没有一点办法,没有钱帛,只有每天干活给的汤食。吴越军怕逃亡,特意把以前常供应的面包干饼糍粑都停掉,每日供应两顿混着少许油腥的糊糊。豆子、小麦、稻子加上其它蔬果咸菜和肉末肥肉啥的煮成糊糊,管饱,但是给你也攒不下逃亡需要的干粮。这个年代,没有各地出具的介绍信和身份证明,很难行走吴越各地,何况战俘都给断了财路,哪有钱来买吃的。就算自己能捱饿,那也捱不到长江边上。

看着渐渐加高的土城,俩战俘越发没有信心可以逃走了。这不,外围的堑壕已经修筑完毕,挖出来的土方和山上开采下的碎石互相夯筑成一人多高的土墙。同时土墙也是一圈仓库马房的山墙。为了防止暴动,里面战俘居住区还被分割成一个个单独高楼,互相有壕沟相隔,互相间没办法联通。只有通过管教区士兵居住区才能通往土堡内的广场。所以无论内外都是很难相通的,士兵居住区还有巨大粮仓,控制着这些战俘口粮,使得任何异动下粮食必被烧毁,那样即使暴动成功也是没啥办法。

管教过来,“你俩嘀咕啥呢,有话回去说,现在干活时候,好好干。”

一个士兵拿着长刀在边上看住,“真是废物一帮,说话你们这些废物,爷爷我一人就能解决掉。哈哈。”

战俘们都是被黄巾裹挟的乡民,也算有些泥性,跳将出来,“啥,小看咱家,看泉。”

“就你不用手一样也收拾你。”说完士兵那穿着厚实牛皮胶底子的战靴以不可思议角度狠狠踏在那个受不了的战俘脸上,整个脚印是红的,当然是血色和红土地的颜色啦。没被踢到的部分还是惨白,看来差距是巨大的。

“就你那熊样,哼哼,要不是我家大王慈悲、心底软,早把你们剁了烧来吃掉。”士兵说话间脸色颇为狰狞。可不这个六级士官的表带可不是谁都能带的。吴越制度,对于那些没有管理能力而又有很大战力和贡献的士兵给予高级士官表带,以七彩丝绸披挂左肩,绣以吴越团簇的蔷薇花,白色的是四级、粉色的是五级、红色的是六级,六级士官的军饷待遇可是和军团长一样的,都是死人堆爬出来的老兵头,只是不适应平民生活而非要留在军中。大部分这些军头都会被用来管带新兵,或者参与教授武艺。不过由于现在是非常时期,各部队都抓住这些军头不放,毕竟有这些死人堆爬出来的军头压阵军队要好带,遇事也不慌,作用不言自明。军官体系和士官体系互相影响着吴越军,这种双系统使得一个外来户军官要彻底掌握军队很难,何况还要让军队跟着他们做非法的事情。毕竟大部分军头都非常富有,能得到这些表带可是通过战功得来的。不过各军军头互相间也有不服,使得军头也永远座不上去,也没办法联系其他人来要挟,毕竟每个兵头把自家卫队当作自家地盘,不是那么好想与的。

“爷,您就饶了这个不知好歹的家伙吧。”一个上来打哈哈帮着同乡。

军头也没心思非要怎么样,毕竟违法杀战俘要降级还要罚款关禁闭,可不合算,挥挥手,“下次还有谁闹事,直接砍了。我家大王怜悯你们,我可不,爷爷这把战刀看过上百脑袋了,看你们谁还想往上凑。”

这时过来一个新兵,“毛头,您听说没,吴越军部最近要招募士兵待遇真他妈好,各部队都可以报名,战俘也能报名,只要通过考核。一个月是一千文钱常例、夏暑有消暑金、寒冬有取暖材费,平时衣服布帛供给三倍于普通部队,刀具也是最好,弓也是最强。”

这个被称为毛头的六级士官撇撇嘴,“也不过如此,和我比差距是巨大的。”

“这个您可是军尉级别的,咱怎么能和你比呢,不过那个部队年底发的奖励费看各人考核情况,最高十万,保底五千。”

“大手笔啊。”六级士官还没傻到从新当新兵的觉悟。

边上战俘也都吊起胃口,十万奖励,啥部队啊,纷纷上来凑着听。不过那个军头也没驱赶,“就你们那样,死心吧。”

“是啊,穿戴铠甲,配长刀、持长矛、背角弓和一壶箭,一日行八十里才合格呢。”

“啥,才八十里,咱们行啊。”有个战俘不自觉要翻身。

“是啊,八十里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带几十斤走八十里也没啥嘛。”一个战俘和着,毕竟这个年代贫民挑着上百斤担子走百八十里地是常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