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部分 (第1/4页)

崔炎迅速抽出另外的资料,“市面上私人是抽取4-5个点的纯粮做加工费,官府是3个点,还算公道。”

“这么多啊!”曹操听了有点呆,吴越的粮食怎么这么多,那干嘛不立即对袁绍发动攻击呢?

“多是多的,但是牲畜多,人口多,消耗也多。”吴越大王开口解释,“还有,去年开始放宽了对印度各邦国的出口,那些粮食加工品在那边也很好卖!”

“大王,这万水千山的,运过去也不合算啊!”曹操不解,不要说他,其它人也都不解。

“这个,以后慢慢和你解释。”吴越大王杨晨毓的资敌以弱敌政策还没到时候哪。

“南洋各地上缴的粮食增加100%多,和南洋移民点早期免税人家去年陆续开始纳税有关。再说南洋那些移民点在生地变熟地后,由于那边水热充分,粮食产量也很高啊!”崔炎看着都舒服,这个年代的人对粮食有着莫名的感情,看着资料都感到愉快。

“这个啊!是个问题,南洋人少地多,粮食本来就不怎么缺乏。要是以后都高产了,还要引导他们走向副业。否则这么多粮食烂掉在谷仓么?”杨晨毓也是随感而发。大汉朝虽然有饥荒,但是大汉朝的粮食很多都烂在谷仓内。全国那么大,多的地方吃不完,少的地方有人饿死。以至于后世2000年后还能时不时发现一些谷仓遗迹,里面还有成灰烬装的粮食遗迹。

“去年全年,收取生漆30万吨,骨胶60万吨,鱼胶20万吨,干牛筋22000斤,干马筋12000斤,牛皮十万张,马皮十万张。”

“等等,牛马皮怎么会这么多?”

“大王,是这样的。牛马交易的完税是允许用牛马筋、骨胶、皮革替代钱币较纳,所以收取的就多。”

“哦,让监察院派人查查,有猫腻的给我抓。”杨晨毓不好糊弄的,这本来是缴纳钱款税收的,换东西的必定有猫腻。

“全年收取鱼干2万吨,牛马肉干3万吨,牛4000头,马3000匹!”

“这个啊!孟德,你看看,这明年一定要取消牛马替代钱款纳税。要不然,那些羸弱牛马完税的话,国家还得出钱养瘦马瘦牛。”杨晨毓计算起来,尽管和北方搞贸易也是国有股份的商社,但是保不齐有人借差价搞钱。

“我说大王,这个你们一年交易牛马怎么会这么多?”

“孟德老兄,你是不知道吧,我国对外互市北马年交易总数在8万匹,蜀马在2万,羌马在3万,南马1万,西马2万有余。总数在16万匹,还要加上北方每年秋冬季宰杀的老马弱马十万匹,这些基本都换回。”

曹操眯起眼睛来,“有意思,有意思,这个,大王那些秋冬本来要冻死的牛马还买来作甚!”

“往年都是不值钱,到了春夏生蝇蛆。我们买来这些主要还是提供肉食皮革筋骨,烂在草原上也是浪费。”杨晨毓解释下。本来北方草原每年都会有大量牲畜被淘汰,现在由于吴越的存在,那些不能过冬的牲畜给提前杀了换吴越的细粮,两边都不吃亏。当然前提是海运,否则是没人愿意干的。沿着海岸的北方有着世界最大的马群,本来蒙古草原都只能算第二号的,只是大家都不注意罢了。从辽河起,一直往北到堪察加,都是北马饲养地。这片地域的马匹数量事实上一直是最大的,只是过了黑龙江后,北马真的是北马,那种鲜卑利亚民族当饭吃的肉马,而不是骑乘役使用。鲜卑利亚过冬就主要是依靠马肉,而不是其他牲畜。

至于为啥人家愿意换粮食,在长达半年的严寒中,粮食和肉食混着吃才不那么难受。历来茶马交易,最主要的物资还是粮食。光一个冬季吃肉,换谁都受不了,以前是没交易没办法,能换口味后,谁都要过好日子的。

“大王,这西马是哪里的?”

“西马是西洋各地进口的好马,那边马也便宜,只有这中土最贵重。我们规定所有西洋去的贸易船只必须带牛马回来。”杨晨毓解释道。

历史上印度各地的马价格只有中原的四分之一,牛差不多也是这个价格。以吴越的奢侈品换取便宜牛马回来,尽管加上昂贵海运成本,还不算吃亏。唐朝时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口大量好马,数量每年三千样子,不算多。吴越这是算计着的,数量就上一个台阶了。

崔琰还要读其他物资,除了木材杨晨毓听了下,其它小宗物资无所谓了,吴越大王最关心的还是牛。要达成户户有牛这个宏伟目标,还有很长路走。

“崔琰啊,去年一年进口牛多少数量?”杨晨毓很关注,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