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航。圣彼得堡也是重要的河港,是波罗的海-伏尔加河运河和波罗的海-白海运

河的起点。这里是俄国主要的海军基地,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司令部即设在科特

林岛。造船业包括舰艇造船业发达。俄国10所海军院校的一半都在圣彼得堡,包

括著名的高等海军学院,海军工程学院,潜艇学院和海军无线电电子学院等。

革命摇篮

圣彼得堡是俄国革命的摇篮。1825年俄国贵族革命家发动的十二月党人起义,

1905年的俄国第一次革命,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改变了20世纪的十月革命,都发

生在圣彼得堡。

十二月党人起义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贵族发动的革命。俄国没有像法国

那样的第三等级,没有像英国那样的市民阶层。彼得大帝虽然使俄国成为一个强

国,但是俄国仍然是一个由沙皇和贵族统治的社会,仍然保持着农奴制度。1816

年,一些青年军官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开始成立秘密团体,酝酿推翻沙皇、

废除农奴制度,建立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国。军官们分别成立了北方协会、南方

协会和斯拉夫人联合会。1825年12月,北方协会决定在沙皇尼古拉一世登基之日

发动兵变。12月14日,3000多名官兵在圣彼得堡参政院广场起义,由于组织得不

好,而且没有发动民众形成统一战线,被沙皇的御林军镇压。领导这次起义的五

个军官被处绞刑,160 多名骨干流放西伯利亚。这批十二月党人都是出身贵族的

上流社会子弟,他们具有献身精神,在起义失败后,或英勇就义,或长期流放西

伯利亚,他们的妻子也一同前往,毫无怨言,体现了信仰的巨大力量。这种贵族

革命,在世界近代史上相当罕见。

20世纪初的俄国内外矛盾尖锐,经济危机造成了社会危机,日俄战争俄国的

失败加剧了危机,人民对帝俄制度的不满越来越强烈。1905年1 月22日,圣彼得

堡的工人在冬宫广场集会,向沙皇递交请愿书,遭到军队的屠杀。各地工人举行

罢工,声援圣彼得堡工人,他们的口号是“打倒专制制度”;12月莫斯科工人武

装起义各地群起响应。这次革命一直持续到1907年,沙皇专制制度成强弩之末。

史称第一次俄国革命。

1917年在彼得格勒发生了两次革命。3 月(俄历二月)3 日,普梯洛夫工厂

的工人罢工,要求推翻帝制,大部分工厂的工人随之响应。在布尔什维克的策动

下,驻守彼得格勒的军队加入了革命。工人和士兵逮捕了沙皇的大臣,释放了政

治犯,作为首都的彼得格勒已经控制在布尔什维克手中。革命风潮迅即蔓延各地,

3 月15日沙皇退位,9 月1 日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国,帝俄覆灭。这就是二月

革命。

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出现了两个政权——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

——并存的局面。4 月列宁从瑞士回到彼得格勒,发表了《4 月提纲》,主张向

临时政府夺权。布尔什维克提出“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彼得格勒和莫斯科苏维

埃都转向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和西方。北方战线的军队纷纷投向布尔

什维克。俄历10月10日(公历10月23日)布尔什维克中央举行特别秘密会议,决

定发动武装起义,并成立以列宁为首的政治局。

俄历10月24日,革命开始。翌日(公历11月7 日),起义部队占领彼得格勒

各重要据点,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发表,26日首届苏维埃政府

——列宁为首的人民委员会成立。11月2 日(公历15日),莫斯科布尔什维克夺

权成功。此后半年时间,布尔什维克在全俄逐渐建立政权,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

义国家诞生。这就是十月革命。

在圣彼得堡更名为列宁格勒之后,苏联历史上几起重大冤案和案件也发生在

这里。1934年,时任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和列宁格勒党委第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