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4页)

郎宣翻开昌乐王的奏本,“皇上,昌乐王检举另外两位王爷的异动,我想您还是亲自看看吧”

皇甫世煦接过奏本,一目十行地看罢全部内容,“啪”的一声合上,走了两步,就问,“郎宣,依你会觉得昌乐王的话,有多少可信度呢?”

郎宣略一沉吟,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才道,“依奴才之见,先帝在时,和北方蛮族订有开关易货协议,所以先帝在位的几年里,边关一直都没有封过,除开当地居民可以凭借户籍证,登录造册后领到一张出入卡,其他内地商民则只要在户籍地申领边关易货文牒,便可以往来自如,这种文牒的申领其实并不难,只需呈报大致所需时间,主要想交易的货品清单,再找上里甲等作保即可,稍微有些权势关系的人,或许连这点申报都不用办理,本来,减免手续的繁琐,是为了活络贸易,可,这样又似乎埋下了其他隐患,当然,奴才以为绝大多数人出入关界都是为了进行贸易,却也不能完全排除,有居心叵测之人利用往来易货而和北蛮的当势者进行勾连,昌乐王爷的举报并非完全不可信,只是我们还没有任何证据罢了”

“没错,我们没有证据,但昌乐王呢?他敢把仅凭猜测的东西拿来奏报吗?要说顺安王皇甫凌飞私蓄庞大的军卫,这同样也没法落实,因为皇甫凌飞的父亲,朕的王叔皇甫戟还在世的时候,就向朝廷申报过扩编,他所处的地理位置是要负责起西北方和西南方的边戍的,这项奏报得到了太上皇的默许,而今,单从顺安方面呈交的戍卫编制来看,实属正常范畴,可他要是私蓄,将这些超编的戍卫分散到漫长的防守边界,我们难不成还派人悄悄走上个一年半载,一个防点一个防点的去落实?”

“那,那的确是不可能呀,皇上”

“所以说,昌乐王的奏章只是将很多猜疑送达我们眼前,他很聪明呐”

“为什么这么说?皇上,王爷的奏呈尽管没有证据,但提醒了朝廷关注目标啊”

“哈哈”,皇甫世煦笑道,“关注目标,是啊,症结就在这里,他把一堆猜测丢给我们,一是表现他对朝廷的忠心,二则,我们去关注顺安王和恒安王了,哪里还有精力关注他啊”

“皇上是说,昌乐王爷是故意的?”

皇甫世煦点点头,“十有**啊”

“可是,昌乐王爷就不怕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吗?”

“不会”,皇甫世煦淡淡道,“朕的皇甫诞王叔啊,算得很精明,他清楚朝廷即使同时对三藩进行监视,也会因人力物力等各种因素而侧重不同,那么,他举报另两位,一个有通敌之嫌,一个有谋反之嫌,这可都是重罪,朝廷不敢不重视,而对他呢,一直以来,蓝振的手下所搜集到的,都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相比朕的两位年轻气盛的王兄,年迈的昌乐王的危险性自然要小得多,所以他举报不举报,朝廷的侦测重心都不会放在他身上”

“嗯,这么看来,举报一事对昌乐王只有利而无害,那么皇上真的打算先对付顺安王爷和恒安王爷吗?”

“朕一直都在考虑这个问题,要说昌乐王的危险最小吧,表面看的确如此,他上了岁数,腿脚又不方便,作为最先分封的藩王,还是连带他的生母成妃一起受的封,太上皇指定给他们母子俩的封地尽管说不上是最大的,但却绝对是三藩之中最好的,据说那里的城镇繁华,市易甚丰,一点儿都不比咱京城差,加上天然条件就比较优越,不仅土地肥沃,还有得天独厚的广大湖区,鱼米之富足,让恒安王和顺安王都只能眼羡,所以昌乐地界,是块风水宝地啊,但”

“但什么,皇上?”

皇甫世煦无奈地叹口气,问题的关键在于,昌乐再好再是块风水宝地,但昌乐王能安心的屈居一隅吗?

答案是肯定的,皇甫诞也许还能给先帝三分薄面,对自己却根本未放在眼里,或许连个冷脸子都不会给,要说皇甫诞老实无异心,打死他都不相信啊,那皇甫诞又能怎样呢?

没有足够的军力,也没有骁勇的大将,更没有坚固的城防,皇甫诞凭什么争夺皇位?单凭经济的发达,充其量能保证昌乐属地的百姓安居乐业而已,可是百姓未必肯为了一个人的私欲而打仗,一旦开战之后是要死很多很多人的

武力行不通,就来文的,这是昌乐王唯一的办法了,发动和平政变,不动一兵一卒的将他皇甫世煦赶下龙椅,看似最难做到的,往往又是容易抵达的,昌乐王带了很多值钱的物品进京,不正说明了他的打算么

皇甫世煦很不喜欢这样,因为这比勾连外敌和武力造反还更令他感到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