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李恒不好意思地笑了。

薛皓简很有兴致地对他说:“我想到一个故事,三国时,刘备想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当然知道辅佐

刘备成功难度太高,故意扔给刘备一个打不开的绳结,说打开就出山。刘备和关羽费了老半天的功夫,仍

是一无所得。张飞不耐烦了,跳起来用剑斩断绳结,诸葛亮笑道:‘汉有此猛将,事尚可为!’这才出山。”

李恒固执地说:“这有个漏洞,世上没有打不开的绳结。”

不知什么时候进来的杨悠答道:“诸葛亮的夫人黄氏手工极巧,她把绳结的两头接了起来。”

薛皓简赞许地望了杨悠一眼,盯着李恒:“李参谋,你有什么感想?”

李恒恍然大悟:“总指挥的意思是用电脑病毒瘫痪敌指挥系统有时还不如直接破坏敌人的通讯硬件。”

“说对一半。”薛皓简纠正道:“用电脑病毒瘫痪敌指挥系统还不如让敌指挥系统为我所用,让它不

停地为我提供情报,必要时还可散布假命令。就像曼谷特遣队那样,用眼睛找到绳结的接口,用脑子解开

绳结。”

“我明白了!”李恒大声道。

薛皓简开起玩笑:“你们不要看我太清闲就嫉妒,战役指挥员越轻松说明战役越顺利。指挥具体战斗

是战场指挥员的职责,我插进去,只会添乱。我们不能走美军那条路,国防部长恨不得看到每一个数字化

士兵的视野内的一切,结果造成通讯指挥系统信息量巨大,单位成本飞涨,不得不走上不断地减少指挥层

次,缩小部队规模,增强单兵作战能力的循环。这一作战系统面对弱敌时看不出毛病,一但面对大规模,

多方向的挑战就有些力不从心。他们的前线官兵一遇问题,习惯上立刻转传给后方的军官和各种专家,看

来今天他们要忙不过来了。而我们一直强调,各级单位首先自己处理问题,处理不了再上传。既减少战时

信息量,又使上级有时间思考下一步行动。假使现在我们前指中了颗炸弹,我们的指挥根本不会停摆。”

李恒等人深思着。

薛皓简对着杨悠正色道:“杨小姐,军委命总政宣传部成立的军事新闻领导小组已通知我们成立前线

新闻报道小组,这个小组将由战区政治部主任任组长,有心理战专家、保密专家和战地记者组成,你将负

责对国外报道,在中央电视台的人没来之前,还要兼顾国内。”

杨悠反将他一军:“你得让我上前线。至少我得看一看我曾祖父的战场!”见薛皓简有些奇怪,有些

不好意思地补充道:“这是父亲才告诉我的,我没去过。”

薛皓简暗道:“这些娇小姐怎会对穷乡僻壤感兴趣,她们要去也会去渡假胜地。得想办法让总部调这

个‘麻烦’回去。”嘴上敷衍道:“你可随前指行动,不能自作主张。”

“成交!”杨悠自然满口答应,非常满意地笑了。

第五章 飞军长击

深夜1点整,张安涛的第十四空中突击集团军的五百多架直升机飞经一条蜿蜒于高

山深壑之间的公路。张安涛知道这就是著名的滇缅公路,东起于云南昆明,西出边

境重镇畹町,与仰光公路相接,全长九百六十三公里。此刻滇缅公路上正奔驰着一辆接一辆载着坦克或履带式装甲车的拖车、轮式装甲车和坐满士兵的卡车,方向直指三百多公里外的缅甸第二大城曼德勒,那是第三十八集团军的钢铁洪流。张安涛的一个空中突击团将配合第三十八集团军的空中突击团夺取曼德勒的飞机场,拖住几小时前抵达那里的美国第82空降师。

张安涛的机群不但包括武直─10、11、米─28和各种运输直升机,还有全军

独一无二的武直─12格斗直升机。武直─12格斗直升机是借鉴俄国卡─50/

52战斗直升机的双旋翼共轴技术自制采用弹射救生技术的双座纵列式直升机,两台单台功率为2200千瓦TV4─20C涡轴发动机使空重4700公斤的武直─12具有极高的最大允许速度410公里/小时,最大平飞速度与巡航速度360公里/小时和最大爬升率12.5米/秒。机身是高强度的复合材料,故极限过载为+6/-1.5G。短翼翼尖挂电子干扰舱,翼下4个挂架可挂4个火箭发射巢,或最多12枚空空导弹。装有口径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