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第1/4页)

这个故事听起来相当曲折,刘涚问那柴胡究竟是从何处而来,何以自幼就会一身好功夫时,浑人柴胡七七八八说了半天,也就是让刘涚明白他们兄弟两个来自沧州,这一路上千里,都是兄长牵马,盘缠用光了就是打野味,野味打不到就摘野果这么来的。浑人说的越是混乱,刘涚的心头就越是如同猫挠一般:

“你这位兄长,我是越来越有兴趣了啊!”

第66章 儿戏对三拳,偶得双猛将(中)

第66章 儿戏对三拳,偶得双猛将(中)

双乳山间的官道,胡立双手叉腰,两眼灼灼的瞪着前面。

就在他面前不远处,正有一个同伴,附身贴耳于地,像是在倾听。

詹木半蹲在胡立身边,口中念叨:“怎么还没回来,难道是被抓了?胡立你”

“嘘,有动静了!”

胡立冲着詹木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不让其继续说下去,只因为他看见同伴背后扬起了一只手。

扬起一只手的意思,表示有动静,但是不是自己人,还得等着。

在胡立和詹木紧张的注视下,那扬起的一只缓缓释放出一根食指,片刻之后又竖起第二根,再后来,是第三根。

“回来了!”

贴地倾听的人猛然跃起,转身兴奋不已的对胡立两人说道。

“哦?确定?那真是太好了!赶紧的,水,兄弟们一定很辛苦了!”虽说大家都向刘涚表示效忠,但毕竟胡立当这群人的头儿已经好多年,以至于像吴安邦他们,都已经习惯有啥事向胡立报告。

此时早已经入夜,而且已经是下半夜,距离天亮也就只有两三个时辰,如果三个去咸阳城里查探金兵动向的兄弟还不回来,胡立定会焦头烂额。要知道这可是他们效忠刘涚后执行的第一个任务,不能成了笑话!

去咸阳城一个来回并不轻松,二十多里路程,又是晚上,如果不是正好今夜月色明朗,加之吴安邦等人幼年家境皆可,衣食无忧无隐疾,否则岂敢在摸黑策马狂奔?

从听的见马蹄声,到看见人影,又是有半柱香的功夫。

等到人马近了,跑在第一的吴安邦甩蹬下马,第一件事情就是接过胡立送上来的一竹筒清水,“咕噜噜”的喝了个饱!

“金狗如何?”

“错了,错了,我们都错了!”还在抹嘴得吴安邦不住摇头,一句话说的胡立两眼发直:“错在哪里?错在哪里?难不成,难不成他们已经押着人过了?”

“胡大哥莫慌,听安邦哥说个明白。”相对来说詹木还算是稳重,拉扯着胡立的裙甲让他莫要焦急。

“是,我等快马加鞭入城后,找了不少旧日的善缘,总算是打听明白,感情此番从会宁府的来的,并非完颜真珠儿,而是其胞弟完颜割韩奴”

那吴安邦喘匀了气,将大概的情况一说,顿时让胡立乐的直拍大腿,“好!太好了!詹木兄弟,赶紧带他们去歇息,人吃马嚼,安邦,咱们去见大人,这功劳,你们兄弟三的,你们兄弟三的!”

“说什么功劳,不过就是屁股疼的事情!”吴安邦脸上带着笑,说话时还不忘夸张的揉着他的屁股。

柴胡等人居住的“山寨”,阴暗而潮湿。因为是个不穿通的窑洞,所以篝火只能升在洞口外面。

刘涚盘膝坐在距离篝火不过七八尺远的地方,手里捏着一块烤山芋,有一口没一口的啃着。

他原本还想跟柴胡多聊两句,可这浑人,回到山寨没多时,胡乱吃了些东西,还没跟刘涚说上几句话,竟然倒在篝火边上就睡了过去,刘涚叫了两次,都没叫醒,只得作罢。

“柴胡他大哥,善使一根铁棒?”

几个一道而来的战士在刘涚的要求下也是睡了,此时陪在刘涚身边的,是这山寨里的一个老者,叫莫章,算是第一批来此处谋生的人,待在此处已经有两年多了。莫老曾经也算是个读书人,学问虽然不高,但写写字什么的还不是问题,是此处唯一有文化的人,当然,那是在柴胡兄弟两人来之前。

“柴官人文武双全,十八般兵刃是样样精通,只不过官人自称最数顺手的还是那一根镔铁齐眉棍,一棍下去,裂金碎石浑不在话下”

“莫老莫老,咱们不是在说评书,既然那柴官人功夫如此高强,怎地就不带你们另谋生路?我看山寨,可容不下你们这么多人,再说了,今日幸亏是我等好说话,如若是碰上金兵或是过路的豪强,你们岂不是死伤无算?”

“刘大人啊”

那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