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部分 (第1/4页)

“千万别!除非是大人真顶不住了!我看大人好像还有赢的可能!”

“大人一定会赢的!”吴安邦这话说的,当真是自相矛盾,若他笃定刘涚会赢,那又何必开枪,惊动周遭呢?

就在两人谈话的当口,刘涚跟普风又走了十多招。

因为两人的速度都是极快,而且功夫练到一定程度之后,除非是有发力的机会,否则都是一沾即走,故而两人的呼吸,并没有因此而急促起来。然而两人各自的情况又有所不同。

刘涚胜在年轻,还有特殊的体质,以至于他可以随意挥洒自己体能,而不觉得疲累。至于说普风,则是经年累月的锤炼,才有几天这般的境界。

其实,这种看似轻飘飘一沾就走的交手方式,却是比刚才两人那硬碰硬的试探,更加危险!只因为双方的招式变幻都是极快的,不论是眼力还是反应速度,只要稍微慢那么一点,就容易被对方抓住机会!在这样频率之下的交手,一旦让对方抓住机会,被攻击到的地方,不是穴位就是脏腑,只需要对方劲力一放,不死都是重伤!

故而即便刘涚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有一百个信心,他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有机会才进攻,却也不会放过阻拦普风的每一招一式。

人影晃动这种,时不时会爆发出撞击声,偶尔两人也会有吐气开声的时候,但大多数都是普风发出来的,相对而言,刘涚更加沉得住气。

“沉得住气”这四个字,其实最开始并非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精神方面的沉稳,事实上只有真正习武之人才知道,所谓“沉得住气”,就是指一个武者,能够在交手的时候,始终将身体里那股“真气”沉入丹田之中,引而不发,不论是对方用虚招引诱还是看似机会,除非是百分之百的确定,才会瞬间调动出击,一击致命!

当然,修炼到深处,像普风这样境界的高手,往往不可能是只有一击之力。

正是因为他们身体里能够容纳多次必杀的气息,加上长时间不能拿下刘涚,普风自觉面子上过不去,一旦感觉是个机会,普风总会发劲,从而才会“吐气开声”。

只不过到目前为止,普风的每一次杀招,不是被刘涚轻松闪避,就是被刘涚从容化解了!

“呼~”

对于普风来说,跟对手交锋一盏茶时分还没有分出胜负,这已经是非常难得的情况。

陡然从战圈之中跃出的普风,脸含愠怒,胸膛却是在微微起伏。

“能够坚持到现在,刘涚,你虽败犹荣了!”

“败?老秃驴,你还要不要脸啊?”同样退后一步的刘涚,其实神情看起来却是比普风要轻松不少,至少他的气息仍旧均匀,手脚也是自然松弛,并没有拼杀之后那种紧绷的样子。

“怎么,你以为,老衲就只有这点本事?哼,你们宋人不是常说,没有三分三不敢上梁山?今日我就让你见识见识,我真正的杀招!”

不等刘涚回应,普风猛然拉开架势,让刘涚两眼微微一眯!

很显然,普风的这架势应该是在模仿某种动物,然而一时间,刘涚却是没能看出来,这双臂伸展,塌腰翘臀的姿势,是何种动物所特有的!

在武学之中,模仿动物而创造出来的招式不胜枚举,可算是中国武术的一个传统,很显然,普风也是没有例外。只不过经过后世利用计算机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显示,其实以人的生理条件,去完全模仿动物的行为方式,纯属是一种浪费——人和动物之间,既然没有共同的骨骼结构,岂能将动物的举动,发挥到十足?

“吼!”

不等刘涚细细分辨,那普风脸色涨红,陡然发出一声低吼,双臂“唰”地一声甩起来,整个人却是半蹲着从地面跃起,像是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凌空向刘涚“砸”了过来!

把自己的身体变成大石头砸人,这样的招数,刘涚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歪门邪道!”

不管是后世经受的搏击理论教育还是穿越之后跟清虚散人、王重阳之间的交流,都让刘涚明白一个道理:真正精妙的招式,那还是人针对人类的生理结构而创造出来的,所谓的“X型”,在清虚散人看来,虽并非毫无可以娶之处,但需要借鉴的不是动物的外形和行动规律,而是要取这种动物内在的,精神。

精神所在,才是拟形拳法的真义。比如虎型取其猛,鹤型取其灵,蛇型取其毒等等。

反而是像此时普风表现出来,整个人一类人生物的招数,或许乍一看的确有些唬人,但对于清虚散人、王重阳那样境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