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 (第1/4页)

“说什么借花献佛,刘大人当真是客气!若本将不来,恐怕用不了多久,这恭州城,就要改姓了吧!”此话之中,韩世忠也是影射刘涚有谋夺天下之心,对此刘涚也只是淡淡一笑,回敬道:

“敢问韩大人,数百年前,这恭州城可是姓赵?”

数百年前,那可不是宋朝,而是唐朝,那时候的恭州城,姓过李,还姓过武。

“说几百年前有何用!”

“说几百年前没用?那就说说几年前,这恭州城,若非是有我等武夫抛头颅、洒热血,这恭州城,怕该姓完颜了吧?”

“此乃我等武人该做之事,为朝廷效力,光宗耀祖!”

“可惜,这个朝廷不咋地,竟然要向金国俯首称臣了,这样的朝廷,我刘涚绝不认可!韩将军若心甘情愿成为金人的走狗,小子不敢强求,但小子此生此世,绝不会向任何异族低头!”

刘涚这一番话,其实倒是说到韩世忠心坎上去了。

若韩世忠是个软骨头,压根就不用等到今天,早在当初金兀术南下的时候,他就可以投诚了,甚至还能向金国献上一个大宋皇帝,那样的话,韩世忠一个大将军的官衔,怕是跑不掉了。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屁话!食君之禄?你食的是君之禄么?你等摸着良心问问自己,高居庙堂之上的那人,他双手可曾种出过粮食,纺织过布匹?他有什么功劳?他就是个牌坊,一个让你们这些死脑筋的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牌坊!你的禄,不是他给的,而是天下的劳苦大众们,一颗颗汗水换来的,劳苦大众给你们禄,是希望上缴汗水,抵换泪水和血水!你们呢,一转身,就要把这些交付了无数汗水给你们的劳苦大众,给卖了么?”

“胡言乱语!谁卖了天下百姓?汝乃小人,见识浅薄!天下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如今圣上心系黎民百姓,愿自辱以断征伐,此乃上体天心,为民谋福祉之壮举。”韩世忠欲为金宋两国议和之事辩解,然而他说着说着,却总觉得不是那么个滋味,尤其是刘涚那玩味的眼神,更是让韩世忠觉得,自己有些像是个说谎没有草稿的小丑了。

说赵构上体天心,为万民谋福祉,才会同意两国议和,这样的话,韩世忠自己都不相信。他毕竟还是个有良心的将领,也知道,两国若是议和,每年上贡的那些岁赋,最终还是落到老百姓的头上,皇宫大院、功勋大臣们该有的还是会有,真正苦的,还是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的人。

更重要的是,两国一旦议和,将来宋朝老百姓就等同是在金人面前低了一等,日常生活之中遭受的压迫和苦难,恐怕会更多。

站在武将的立场,韩世忠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意委屈的跟金人讲和。可惜,他的思想被荼毒太深,一旦涉及到反对朝廷,就如同是触及到某个机关一样,立马就会被自动自觉的纠正过来。

“如何?韩大人是不是也觉得有些词穷了?其实韩大人此时不说话,小子心中对韩大人的敬仰反而是要更高一些!奉命实行不问对错,本身也是军队的风格,只不过,当站在你我这种高度的时候,凡事,也要讲个身心通泰,当金人的臣下之奴,小子,绝不甘心!”

“刘涚,废话少说!本将坚信终有一日,我朝能够再度崛起,一统天下!那时候,就是我等一展抱负的时机!”

“就这朝廷还能崛起?算了吧,韩大人,我刘涚麾下,三百可破十万,如今益州府全民皆兵,屯兵十万,韩大人你觉得,你家朝廷跟本人一争,可有胜算?不过白白送上将士们的性命罢了!”

刘涚这句话,却是命中了韩世忠的死穴!不仅仅是韩世忠的死穴,更是整个朝廷的死穴!刘涚三百人逼退金弹子十万大军乃是不争的事实,外面的传闻如何不提,韩世忠这等人物得到的消息,必然是真实可靠的,对此,他的确是头疼的很!

不愿意跟刘涚军发生正面冲突,正是因为朝廷觉察到如今刘涚军的强大,已非武力可以逼迫,加之外忧内患,将兵马消耗在益州城,实在是一件相当吃亏的事情。

此番韩世忠接到赵构的密令之中,也是提及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跟益州发生正面冲突,只要刘涚不随意的扩张地盘,一个益州丢给刘涚去玩,朝廷也是可以接受的。

况且,赵构心中也认为,只要刘涚的势力在,金国也好,西夏蒙古也罢,就休想从刘涚手中将巴蜀抢走,等于是朝廷不出一分钱,就将巴蜀牢牢的掌控住了,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不是因为金国在议和协议之中非得硬加上刘涚这个条款,恐怕十年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