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 (第1/4页)

猛然间,伴着一声低沉的喊叫,响起一阵嘹亮的号角,群山震撼,空谷回荡,山顶上出现了大群唐军骑兵,一名铁盔将军长剑一指,骑兵齐声呐喊,仿佛咆哮如雷的瀑布,向山下的南诏军卷杀而来,三百名英勇善战的唐军将士汇合在一起,形成一只巨大地铁拳,在东高原上横扫一切。

硝烟渐去,战火消退,众人将十几名战死的战士安葬在山冈之上,将他们地头向北而放。

这一场遭遇战南诏军也几乎全部阵亡,只剩几十名投降幸免的士兵,在掩埋南诏士兵地尸首,连同先前被杀光的使团,南诏使团终于没能逃走一人。

南霁云坐在一块大石上,默默在一块木头上刻着阵亡弟兄的名字,显得神情忧伤,李清按了按他的肩膀,刚要说话,却见李嗣业手上拎了个红衣女人过来,便迎了上去。

那女人正是如玉,被唐军在树林里搜到,她已被满地的尸首吓得魂不附体,一见李清,便哀哀的哭了起来。

“她怎么处理?”李嗣业将如玉扔在地上。

李清厌恶地看了看这个蛇蝎心肠的女人,道:“她是皮逻阁的女儿,先交给寒崇道吧!”

他起身看了看周围地情况,“叫弟兄们收拾一下,准备回去。”

这时,几匹马飞奔过来,正是先前被李清派去通知寒崇道的武行素,他见大战已经结束,心中懊恼不已,来到李清面前,武行素下马禀报道:“末将已及时通知到寒崇道,他现在已经返回东城内备战。”

武行素说完正要离去,忽然见到披头散发地如玉,他想起一事,便指着她道:“寒崇道再三叮嘱,如果将军抓到这个女人,无论如何要给他送回去,他愿意用夺来的金刚王冠交换。”

他不说这话,或许如玉还能活命,可说了这句话,李清和李嗣业对望一眼,眼中皆露出警惕之色,他们会意地点了点头,这个女人留下来将会是一个极大祸患。

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人眼红

杀南诏使团后,纷乱的东局势渐渐被理顺,开始明南诏想通过联姻而染指东的企图破灭,其势力也暂时被排挤出东,剩下的便是唐朝在两寒间选一人为东王,阻止南诏东扩,朝廷选的是寒崇道,也支持寒崇道灭掉寒归王,但李清却发现了寒崇道脚踏两只船,甚至比寒归王还要不可靠,他一方面派人回长安汇报,另一方面却在暗地里寻找第三个侯选人。

寒归王逃回安西城后便没有了动静,寒崇道忙着备战,整日也不见他踪影,就这样平静地过了五日,今年云南的春天来得特别晚,仿佛昨夜刚到,只一夜春雨,梨花、杏花相约而放,整个东城便淹没在姹紫嫣红之中,空气中飘满了芬芳的香味。

这一天,李清来到巫庙,巫庙在城东,是东北部一带寒人的精神归宿地,有近百间屋舍,恍若一座宏大的寺院,有一百多名弟子,各司其职,巫女便是里面的最高者,巫女在东的寒族民众中的地位极高,甚至超过寒崇道,听说李清到来,巫女亲自迎了出来,“李将军光临小庙,实在荣幸倍至。”

“上次多蒙巫女助手,李清还未来谢过,实在是失礼。”嘴上客气,眼睛却四处乱扫。

巫女知道他的意思,只微微一笑,将李清引入偏殿,又让人上了茶,待周围人退下。她这才道:“将军想找之人三日前便已闭关修习巫术,要再过几日才能出来。”

李清一呆,“巫女地意思是说她已答应做你的接班人吗?”

“那倒不是,在她决定前总该让她先了解一下,”露出焦急之色,便摆了摆手轻笑道:“我当日答应过,尊重她的选择,决不勉强她。所以请将军放心,我不劝她,任她自己选择。”

说到此,她又顿一顿继续道:“再者,将军挫败这次南诏谋我东的企图,大恩于我。我感激都还来不及,又怎会特意去做让将军难过的事情。”

听她这样说,李清的心情渐渐好起来,他笑道:“听巫女的口气也是十分不喜欢南诏。”

“如果说有谁最不希望南诏进入东的话,那便是我了。”巫女抬头看了看大殿,略为感慨道:“南诏原本信鬼教,但皮逻阁即位后开始推广佛教,他若并我东,要教化子民,必不容我巫教。如此,你说我怎么会喜欢南诏。大唐却不然,它胸襟广阔。容我寒人自治,也绝不干涉我们信仰,所以我倒希望大唐能对南诏再强硬一点。”

李清心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他见左右无人,便低声问道:“如果大唐支持寒崇道为东王来对抗南诏,巫女以为如何?”

巫女不语,半天,眼睛里才闪过一抹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