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 (第1/4页)

李清嘿嘿一声低笑,“那是小事一桩,不过我若再不走,可就进不了丹凤门了。”

帘儿‘呀!’地一声,惊得跳了起来,这才发现自己给丈夫梳这个头,竟足足用了近半个时辰。

“快过来更衣!春雪,让张旺赶紧准备马车,老爷马上就要出门了!”

帘儿手忙脚乱地替李清穿好官服,一边给他系腰带一边埋怨道:“那你怎么不说,现在连早饭也没时间吃,只有委屈你了。”

她终于替李清收拾完毕,将他送出大门,又塞给他几块点心,细心叮嘱道:“路上吃!吃饱了好和他们斗。”

李清微笑着凝望自己的娇妻,忽然一把搂住她,在她唇上重重亲了一下,这才哈哈一笑登上马车,在一众侍卫的护送下扬长而去。

帘儿咬着自己的嘴唇,呆呆地望着丈夫的马车远去,她不由幸福地叹了口气,又赶紧回府收拾东西,她今天很忙,后日就是惊雁出家的日子,自己要去陪她,虽然只是掩人耳目,但出家的形式还是要做。

却说李清的马车行到大明宫丹凤门前,入朝的官员已经很少了,这时迎面来了一辆马车,也是有大队侍卫环护,却是右相国李林甫,他似乎也迟了。

“李侍郎!是不是昨晚去喝了花酒,故而来迟了?”

李林甫拉开车帘向李清打招呼,只见他硕大的鼻子红通通的,声音有一点瓮,可能是感冒的缘故。

“听声音相国似乎生病了?”

李林甫叹了一口气道:“人老了!身体也不行,稍不留神便生病,再干几年我就要向皇上求骸骨,以后这朝廷就靠你们撑了。”

他狡黯地一笑,看似随意而说,可眼角余光却将李清脸上的表情收揽无余,只见他遗憾地摇了摇头,似乎在为自己即将引退而惋惜。

“相国正当盛年,朝中又值多事之秋,若相国引退,大唐社稷岂不是垮掉一大半?”

李林甫仰天一笑,“好你个李清,倒越来越会说话了,你当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吗?你一定在想,这个糟老头最好明天就死,死了天下也就太平了。”

李清急忙举手惶恐道:“我哪里敢这样想,若少了相国,以后这花酒岂不是喝得无趣!”

两人对望一眼,皆哈哈大笑起来。很快,两辆马车先后进了丹凤门,龙尾道前,官员们几乎都聚在这里,三三两两靠在一起,或探讨风花雪月、或争论今天的朝议,李林甫刚下马车,便有不少官员围了上来,向他讨好献媚。

李清向他拱拱手便迈步离开,头在东张西望,他要寻找章仇兼琼,今天朝议对他事关重大,他要预先和章仇商量一下策略。

但找了半天,却不见章仇兼琼的影子,李清正在诧异,忽然感觉背后有人重重拍了自己肩头一掌,随即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到耳边,“李老弟,你做事可不厚道啊!”'

第二百三十四章 朝会上的争夺(下)

清回头,只见杨国忠似笑非笑地站在自己身后,目光角挂着一缕冷笑,他好酒贪色喜敛钱财,却做了弹劾官员操行的御史中丞;他好吃懒了须‘丈尺间躬自审阅’的太府寺卿;他纵奴横行长安里陌、巧取豪夺他人财物,却成了维护长安治安、保皆是位高权重的实职。

杨国忠的仕途平步青云,但没有达到他所渴望的飞黄腾达的境界,他痛定思痛,终于发现阻碍他的地位提高,渐渐地心态也变了,从仰望到蔑视再到现在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官商事件’、‘李惊雁和亲事件’,都专门炮制,只可惜没有能够成功。

从职务来说,李清的户部与杨国忠的太府寺界线分明,户部‘掌财经政务但举大纲不涉事务’,而太府寺则是具体事务的执行机关,‘掌财货、粮食贮藏与贸易诸事,凡四方贡献、百官俸秩皆归其出纳’,这就有点象后世的财政部与工商总局、国库、海关总署的关系。

但现在却有些变化了,李清建议成立‘官柜’,统管大唐货币,要将他杨国忠的左藏从太府寺划出去,还有少府监的铸钱,最后都统归户部直属。也就是说,户部要实管天下货币地收支、发行。

这就是杨国忠指李清不厚道的地方,他认为李清这次是借改制之便来加强自己的权力,他上下打量李清,脸上浮起一丝嘲讽的笑容,“我与李老弟认识也有多年了,一直以为李老弟的脚颇长,跑了南诏跑西域。而现在却忽然发现李老弟的手更长。”

李清仰天一笑,笑容诚挚地望着杨国忠道:“小弟手脚长点也是受皇上指使,为国操劳之故,实在不值一提,倒是杨大哥爱穿女装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