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 (第1/4页)

高力士的表情仿佛是中了小奖一般,他微微一笑,回头嘱咐道:“阿才,去门口将李侍郎请进来。”

片刻,李清悠然走进了高力士地书房,他早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以李俶的稚嫩,哪里能瞒得过高力士的毒眼。

“深夜打扰阿翁的休息,李清罪莫大焉!”

高力士望着李清的从容的笑意,忽然有一种上当的感觉,这小子鼓动广平王出头,恐怕真正的目的是他本人想进自己的书房吧!

他冷冷一笑道:“既然来了,却躲在老夫门外,怂恿一个孩子来出头露面,侍郎地小算盘当老夫不知道吗?”

李清歉然,再施一礼道:“阿翁说的是,是李清做事不周,请阿翁见谅!”

高力士点了点头,将李俶先请到隔壁小会客室,这才对李清道:“其实你地心思我明白,只是太子之位尚不稳,广平王还是不宜多出头。”

李清默然,高力士说得不错,自己的侥幸心理是不妥,‘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脚,’若不加收敛,一旦被庆王、杨国忠之流看到,必将会掀起一场风波。

高力士见李清知错,便宽容地笑了笑,道:“其实咱们都是一条船上之人,我为其父、你为其子,道殊途同,你上元节保了太子,老夫焉能不知,只是有些事还是要事先和老夫沟通才行。”

话只能点到为止,高力士话题一转,又笑道:“以后老夫地大门,你随时可以进来,不要再鬼鬼樂樂,支使一个孩子来探路。”

李清一笑,他沉思一下,指了指高力士手上的奏折,索性也将话挑开了说,“这次科举舞弊,我知之甚深,杨侍郎之位事关重大,所以我连夜来找阿翁,求阿翁将此奏折赶在陛下召见李相国前让他先御览。”

高力士笑而不语,只将奏折又看了一遍,方淡淡道:“此等有伤风化之事虽不必让陛下亲自过问,但老夫也认为应严加惩处,也罢!看在广平王初次上门的面上,老夫助你这一遭。”

第二百四十八章 科举案(十)

天色朦胧,四月凌晨的劲风吹散了灰白色的迷雾,长安渐渐在新的一天苏醒过来,朱雀门的广场前横七竖八睡满了矜持的士子们,他们放下了读书人骄傲的身段,在沉沉的夜幕里迷失在极度的困乏之中,但李林甫高明的政治手腕无疑使他成为这次科举潮中最大的赢家,夜里,他紧急调运近万条军用被子和大量干粮发给化的举措使无数处于弱势的士子们无不感激涕零,李林甫在士林的声望也因此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太阳刚刚浮出地平线,已经变得贪睡不起的李隆基意外地早早来到御书房里,昨日士子潮使他意外地听到一条传闻,今年的科举存在着极大的舞弊嫌疑,不管这条消息是真是假,都无法使李隆基在温香软体的芙蓉帐里继续睡下去了。

御书房似乎没有适应老主人的突然到来,冰冷的四壁、凌乱的书桌以及尚拉着厚厚窗帘的房间里还留存着昨日的气息,几名正在收拾奏折的太监被李隆基的忽然闯入惊呆了,但片刻后便清醒过来,一齐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皇上饶命!皇上饶命!”

乱糟糟的书房和起伏不停、象蚊子一般鸣叫的哀求声顿时触犯了龙颜,李隆基勃然大怒,阴沉着脸对身后的高力士厉声喝道:“今天的当值奴给朕统统拉下去杖毙!”

当值奴指地是宦官。后面的当值宫女、当班侍卫无不暗暗捏了一把汗,眼睁睁地看着如狼似虎的侍卫们将十几个太监拿翻,象狗一般拖了出去,求饶声渐行渐远,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紧张得让所有人都摒住了呼吸。

“浑蛋!还不赶快收拾书房。”

高力士的一声断喝仿佛巫师的解定咒语,立刻让几十个呆立的宫女忙碌起来,开窗、通风、烘香、整理、清扫、暖房。只片刻功夫,书房里便阳光明媚、清香满屋。

李隆基脸色稍霁,转头问道:“大将军,朕要召集的大臣可通知到了?”

高力士急忙躬身道:“老奴都连夜通知到了,巳时正在知政堂集中。”

李隆基点了点头,眼一瞥。见高力士手中拿着一本奏折,查询的目光便向他望去,高力士连忙恭身递上,“这是吏部杨侍郎弹劾一些新科进士有伤风化地折子,老奴正要批转给李相国。”

“有伤风化?”

或许是人性猎奇的本能,李隆基顿时有了几分兴趣,随手接过奏折,“且让朕先看一看。”。

时间渐渐推移,再过一刻钟便要到巳时,受诏到兴庆宫议事的大臣们早已从家中出发。各怀心事地向兴庆宫赶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