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 (第1/4页)

~~~~~~~~~~~~~~=

苏州,石湖南畔的一座庄园里,庆王之子李俅正和王道士商量刺杀李清的计划,

或许是紧邻湖水的缘故,房间里十分潮湿,墙上、屋顶都隐隐散发出一股儿霉味,这里的居住条件和城里的大宅比起来要相差很多,但是却很安全,虽然条件不好,可李俅这几天的心情却异常轻快,太子被废使他父亲入主东宫的希望大增,也使他本人看到了将来自己登位地可能,而现在,如何刺杀李清并成功栽赃给永王,便成了当务之急。

“师傅,我只担心十万两银子露面后,若李清本人不肯去,而派他手下去,这下该怎么办?”

王道人名义上是李俅的西席,故而李俅对他一直尊重有加,这次王道人来苏州亲自布局,庆王给了他绝对地指挥权,包括李俅也必须听他的安排,他布局地第一步,就是要先销声匿迹几天,让李清查无所获,使他的心变得焦急起来,然后再下诱饵,在心理上先占优势,而现在东宫发生了变故,李清必然急于返回长安,时机便成熟了。

“小王爷放心,老道研究过李清的做事风格,他喜欢亲历亲为,而且他来苏州后并没有去过太湖,所以我敢肯定他必然会亲自前去查看。”

李俅对扬州刺杀李清的失败依然耿耿于怀,而这次,他无论如何不能再失败,一定要让父王看一看,仇深似海的李清最后是死在他的手中,他不禁右拳一击掌,发狠道:“我要亲自指挥这次行动,决不能让李清再活下去。”

王道人笑了,他走到李俅面前语重心长道:“段,并非我们的目的,我们地目的是要嫁祸给永王,扫清老王爷入主东宫地障碍,所以李清死不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刺杀事件要发生在郭长史的府中,他是永王的二舅,只有这样,就算他李清不死,永王也洗不清纵火柜坊的嫌疑,小王爷明白了吗?争夺太子之位这种微妙之事,只须稍稍使点劲便足够了。”

李俅也觉师傅所言有理,但他依然不甘心道:“可是李清不死,父王此恨难消啊!”

王道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半晌,他笑声霍地一收,眯着眼睛冷冷道:“等老王爷登了大统,要杀他还不是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吗?”

李俅恍然大悟,刚刚沮丧的心又兴奋起来,他站起身性急地说道:“那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第二百七十二章 诡异的刺杀

春茶庄内室,借夜色掩护而来的王道人将一只密闭的推给罗三郎,“这便是你今回来苏州的任务!”

罗三郎默默拾起蜡丸,并不捏碎,直接将它贴身收了,。

“你为何不先看看?若有疑问可先问我。”

罗三郎依然沉默不语,王道士碰了个软钉子,不由尴尬一笑,又问道:“你暗杀人用的是什么武器?”

罗三郎从怀里取出一只皮囊,从里面取出一支半尺长的短笛,银光闪闪,他又从皮囊里取出一只小木盒,打开,里面并排放着三根又短又粗的金芒,一头异常尖利,通身泛着莹莹蓝光。

“用银笛吹出,三十步内,中者无药可救!”

王道人点了点头,“好好看一看命令,不要射错了人。”

他随即起身离去,钻进小船,很快,小船便消失在夜色之中。

次日一早,李清便被周县令派人请去,说有案情发现,吴城县县衙离州衙不远,位于府前街中段,当李清赶到之时,县衙里已经聚集了十几名从州衙赶来的高官,其中苏州长史郭虚平最为激动,老远便见他挥舞着胳膊。大声叫嚷着,只是隔得远,李清并没有听见他在喊什么。

这时刺使崔焕快步走了过来,对李清道:“李侍郎,昨天下午有人到王宝记柜坊兑换官银,银子地编号正是大火被劫走的那批官银,周县令已将此人抓捕。”

“那郭长史为何如此激动?”李清诧异地指着郭虚平问道。

“抓到的是一个蟊贼,这些银子他是从西山岛上一个空关的大宅里偷出。而这所宅子。”

说到此,崔焕瞥了郭虚平一眼,微微摇头叹道:“竟然是郭长史在西山的别院,所以他才这样激动。”

这时,郭虚平已远远看见了李清,急忙跑过来气急败坏道:“李侍郎。此事和我决无关系,我也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事,那些银子居然会埋在我别院的后花园中。”

郭虚平是剑南节度使郭虚已之弟,也就是永王的二舅,他本是在一旁看热闹之人,但赃银突然出现在他的别院里,怎能让他不着急,若此案抓不到真正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