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 (第1/4页)

时被刺身亡,这让李隆基确信此事必然是庆王所为。原以为说服李清要费一番周折,不料他却很痛快地答应了。

就在李隆基狐疑之际,只听李清又补充道:“其实臣也有这样地想法,今天一早刑部侍郎罗希姡�扇死刺崛朔浮3急憬�壳笆种械厝朔浮⒉牧隙冀怀鋈チ恕!�

李清的话说得很圆滑,他说是将目前手中的人犯和材料都交出去了,等将来他又拿出新证据时,则会说这是后来才从苏州解押来的,还来不及交出去。

李隆基果然没有听出李清埋下的伏笔,他的原意是将此案交给新任给事中裴士淹复核。不了了之,却没料到被刑部抢先一步,他自然知道这是永王、李林甫先下手了,李隆基暗暗恼火,却也无可奈何,对于大案件,刑部侍郎有权会同御史中丞、大理寺卿进行大三司会审,刑部侍郎罗希姡А⒂�分胸┩酰�>:。,此关难过了。

“陛下!陛下!”李清低声打断了李隆基的沉思。大殿的喧闹声隐隐传来,李隆基霍然惊觉,现在可是杨花花的府第,若被别地大臣看见,将有失皇帝体统,必须立刻离去。

‘也罢!此事就让高力士去提醒一下李林甫,让他慎重行事。’

想到此,李隆基温和地对李清道:“你出去辛苦了一个多月,朕批你十天假,好好陪陪家人吧!”

“臣谢陛下!”。

杨花花的寿宴一直欢庆到晚间才散,杨国忠此顿酒喝得并不畅快,由于杨花花的坚决反对,他想拿杨琦受伤一事打压李清看来是不可能了,还有秦国夫人刚刚带来的消息,贵妃娘娘怒斥杨琦是咎由自取,杨国忠心中无比郁闷,这些都是李清当年一点小恩小惠留下的恩泽,他简直怀疑李清是不是事先知道这一切,否则怎么会有这么好的运气。

“杨侍郎慢行!”

一名侍卫飞马赶上杨国忠的马车,他认得此人是李琮地贴身侍卫,便命车夫停下了马车,道:“可是庆王殿下找我?”

“是!庆王殿下请杨侍郎过去,说有大事相商。”

李琮找杨国忠自然是为了李清开出的条件,他知道杨国忠对此事必然会有浓厚的兴趣,但他却留了一手,并没有将李清供出来,否则杨国忠的热情必然会打折扣。

果然,李琮地提议引起了杨国忠的浓厚兴趣,他立刻

给他带来的不快抛到了脑后,这确实是一个机会,既因为儿子私贪五千亩土地而被罢相,那李林甫之子强占一万亩良田又该当何罪?

‘此一时,彼一时,那时皇上不追究并不等于现在不追究。’杨国忠惊讶地望着李琮,这等深谙官场潜规则的妙语,怎么会从庆王这个蠢人的口里说出来。

杨国忠的宅子在宣义坊,也在长安地风水宝地之上,为年初新建,耗钱二十万贯,仅上月为接待李隆基的驾临,杨国忠便花费了十万贯,当然,钱是皇上赏的,用不着他掏腰包。

当他和庆王李琮商量完对付李林甫之事后,天已经黑尽了,‘驭~!’马车夫轻轻拉住了缰绳,马车在府门。飞跑上来,小心翼翼地将杨国忠扶了出来,“老爷,好象有客人,已经等了你一个下午。”一名小厮多嘴道。

“知道了!”杨国忠拉长的声调,他狠狠地瞪了一眼这个越权的小厮,后者顿时被吓得浑身战栗、手脚冰凉,或许杨国忠憋屈的时间太久了,所以对权力比任何人都看重,他家的等级异常森严,在什么场合,什么话该由谁说,都规定得清清楚楚,象这个小厮告诉他来客人了,这应该是管家说的话,按家规这小厮一百棍是逃不掉了。

“把他拖下去,明天给我报伤!”

杨国忠吩咐完,便朝客堂走去,客堂地灯很亮,老远他便看见一人在客堂里背着手来回踱步,只见此人身材瘦小,面目倒长得清秀,杨国忠愣住了,等了他一下午之人竟然是李林甫的心腹,大理寺卿吉温。

“他来做什么?”杨国忠疑惑不解,但此时吉温已经看到他,慌忙走出来见礼。

“家翁近日得了一支千年人参,不敢独享,命我献给贵妃娘娘,可贵妃深居宫中,我一个外官怎能见着,想来想去,只有托杨国舅代为上贡了。”

想孝敬贵妃娘娘,秦国夫人、韩夫人她们比自己更便利百倍,他不去找,反而来求自己,这其中有什么深意吗?再说自己已公开向李林甫叫板,他在这个时候跑来,难道是。

杨国忠猜得没错,吉温已经决定改旗易帜,投奔杨国忠,他也已经看出了皇上地布棋,李林甫快要到头了,将来取代他的,必定是杨家的势力代表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