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统一陆海空军的指挥权力,总统府和行政院则必须立即迁往广州。至此,李宗仁已再无权力可言了。

就在同一天,人民解放军兵临南京城下,李宗仁匆忙于次日凌晨撤离南京。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更完全失去了和共产党人讨价还价的资本,和平谈判的可能性由此完全丧失。

历时20天的北平和谈,至此宣告完全破裂。

和谈破裂后,张治中于4 月22日向南京和中共方面表示,定在24日回南京“复命”。他天真地认为,代表团是为和谈而来的,和谈既已破裂,理应回去复命,特别是作为首席代表的他。

周恩来知道这一消息后,当天就到六国饭店去看张治中,情词恳挚地对张治中说:“代表团不管回到上海或者广州,国民党的特务是会不利于你们的。西安事变时,我们已经对不起一个姓张的朋友,今天再不能对不起你了。”

4 月25日,周恩来面带喜色地来到张治中的住处,对他说:“文白兄,我们一起去接一个人吧!”

“什么人?我认识吗?”张治中好久都没有反应过来,问道。

“是你最熟悉的,到时你就知道了。”周恩来故作神秘地回答。

周恩来和张治中坐汽车直奔西郊机场。等了片刻,一架飞机徐徐降落在停机坪上。飞机上下来的,是几个中年妇女和孩子。张治中一看,又惊又喜,原来是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一下飞机,几个孩子就扑到他的怀里哭了起来。张治中揉揉发红的眼睛,深情地对周恩来说:“恩来先生,你真会留客啊!”

原来,这架飞机是白崇禧派到北平来接南京政府和谈代表的。不但代表一个未接回去,反而把张治中的夫人和家属共九人一起送来北平。这是周恩来事先通知上海地下党组织秘密地将他们送上飞机的。

周恩来把张治中一家安排在北平饭店住下,并和毛泽东。邓颖超等常来看望,嘘寒问暖。一天,周恩来和毛泽东请张治中一家人吃饭,毛泽东对张治中说:“在重庆,你对我们招待得那么好,现在我们条件很有限,只能让你们受点委屈了。”

张治中听到这亲切的话语,如暖流涌进心房,眼睛湿润了。

在北平和谈破裂后,在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的局面下,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袖,仍以大局、情义为重,以极大的热情关心爱护南京代表团的全体代表,使他们全部留在了人民的阵营内,为新中国服务。中共一代伟人的这种坦荡胸怀,折服了天下豪杰,使得人民共和国的筹备工作更加顺利。

第二章 底定东南(1)

9。毛泽东对邓小平说:渡江战役就交给你们指挥了。邓小平拟定《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1949年4 月20日,北平谈判破裂。次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在邓小平任书记的淮海战役总前委统一指挥下,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并迅速突破长江国民党军防线,矛头直指国民党统治的老巢——南京。它预示着中国大地将发生无可逆转的变革,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来临了。

1949年元旦,江南笼罩在一片阴霆之中。政治上腐朽,军事上土崩瓦解,国民党政府达官贵人和政客早已感到寒冷透心,失败情绪弥漫。

两年半的军事较量,使蒋介石赖以发动内战的军事实力大为削弱,所剩百余万兵力分散在西北、西南、江南、台湾等广大地区,相互间难以进行战略协同,无法形成统一的防线。国民党惟一可以指望的是长江天险,妄图沿长江南岸构筑一道防线,阻止解放军南下,力保半壁江山。

还在淮海战役围歼黄维兵团时,毛泽东就电示淮海战役总前委刘、陈、邓:歼灭黄维兵团后开一次总前委会议,商讨战役结束后的渡江作战计划。

渡江战役作战方针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华野。中野同时休整,同时举行渡江作战。渡江以后,华野、中野协力经营东南,包括皖南、苏南、浙江、福建及江西一部。

1948年12月17日,毛泽东电示淮海战役总前委:“拟请伯承、陈毅二同志偕来中央一商。”当晚,刘、陈、邓驱车去华野指挥所。淮海战役总前委举行全体会议,议题却是渡江。

会后,刘伯承和陈毅分乘两辆吉普车,连夜从蔡凹出发前往西柏坡,去向毛泽东汇报战场情况以及渡江作战计划。

邓小平也要连夜回中野前指。

粟裕、谭震林和他们—一握手道别。最后连谭震林也驱车去了山东兵团。

茫茫的雪原,静静的寒夜,云霆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