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1/4页)

毛泽东当即于10月28日将林彪的这封电报转发给各野战军,并要求将此电转发给所属各纵队。同时指出,电中所举两个不良战例,“恐怕不但东北部队有,你们所属部队也会有的,不过你们在战术问题方面给我们反映太少,我们无从知道。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注意,请你们在全军部队中进行教育,引证不良战例以为鉴戒。”

而这一次青树坪战斗失利后,林彪却破例地沉默起来。据说,四野司令部参谋处长阎仲川于战后准备起草青树坪战斗总结时,被林彪断然拒绝了。个中原因,恐怕只有林彪自己知道。尽管林彪不愿意讲,但至少在“麻痹轻敌”这一点上,不但第146 师有,第49军有,林彪在不同程度上也存在。

与林彪的低调处理形成鲜明对比,白崇禧却把青树坪这篇文章做到了家。在他的精心编导下,国民党统治区开动所有的宣传机器,把“青树坪大捷”吹得天花乱坠,神乎其神,似乎给苟延残喘的国民党政权注人了一支强心剂。

青树坪的枪声尚未完全平息,张淦的报捷电就送到白崇禧手中:“青树坪一役,经清查战果,共军被歼者为49军整个军。”白崇禧毫不怀疑、未有半分迟延便电报在广州的李宗仁,李宗仁当即复电慰勉:“青树坪之役痛歼共军捷报遥传,军民振奋,此皆兄等督励有方,我陆空将士协同合作,奋勇迎击所造成之辉煌战果。缅怀贤劳,无胜欣慰。除饬行政院、国防部查明如有功将士分别勋赏外,特电嘉勉。”

参加作战的国民党空军也不甘落后,在青树坪上空即以机上电台将“战报”发往在台湾的空军总部,宣称是空军支援地面部队作战,从而取得“青树坪大捷”。

这些胡编乱造的“战报”再经过中央通讯社的渲染,就更是不着边际了。通栏大标题是:“自徐州会战以来国军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打破了林彪不可战胜的论调”。

更有甚者,有媒介称,林彪在此战中被炸断一只胳膊。

一时间,“青树坪大捷”闹腾得沸沸扬扬。特别是在桂系军队中,上至最高长官白崇禧,下至普通士兵,都陷于极度的亢奋中。第7 军竟然在衡阳开起了运动会,各项球类和射击比赛搞得煞是热闹。比赛之余,还忘不了吹吹牛:共军只要听到“丢他妈”的广西口音,就不战自退。似乎天下从此就姓“桂”了。

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四野部队由于“轻敌麻痹‘”思想,认为桂军没有什么可怕的,终酿成青树坪战斗失利的严重教训。同样,桂军在青树坪反击解放军的成功,使得白崇禧张淦以至国民党军统帅部都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认为林彪没有什么可怕的。白崇禧于8 月25日在广州发表豪言壮语:“华中胜利有绝对把握,诸君可静待本人返湘后再打几次大胜仗给大家看看。”张淦也在许多场合表达了同样的意思:青树坪只是一个小胜利,还不是一个大胜利,它只是我们全面反攻的开始。

然而,历史竟是这般捉弄人。离青树坪战斗后不到两月,就是这支在青树坪作战中有上佳表现的桂军精锐主力,在衡宝决战中丧失殆尽。那时的白崇禧张淦不要说笑,连哭都哭不出来了。

(10)

33.兵发三路:西路军首先在湘西打响,东路军直指粤北,中路军突破湘南第一道防线。白崇禧布疑阵,林彪判断“目前敌之企图不是撤退,而是与我决战”

1949年8 月,四野林彪所部挺进湘中。赣南时,其他各大战场的形势也如火如茶。

一野彭德怀所部继扶眉、兰州战役重创胡宗南集团、歼灭马步芳集团后,正准备向宁夏、新疆进军,迫使胡宗南集团退据川陕边的秦岭地区。

二野刘邓所部经过休整后,即将由南京、芜湖、上饶出发,取道湘西、鄂西,向西南进军,以求歼灭云、贵、川、康地区的国民党军。

三野陈毅所部继福州战役之后,又攻占了南日、平潭等岛屿,即将发起漳(州)厦(门)战役。

国民党统治集团绝不甘心其失败,广州国防部依据蒋介石制定的保卫大西南的战略,指令败退陕川边地区的胡宗南集团和退踞湘桂地区的白崇禧集团等部,凭借险要的地形、充足的兵源粮源、人口多回旋余地大等有利因素,阻止解放军进军,割据西南和中南,等待国际事变,伺机卷土重来。上述计划一旦破产,白崇禧集团撤至广西,胡宗南集团撤至四川,以滇。黔为后方,组织“西南联合防线”。此计划再失败,则撤至滇。黔,或撤至台湾,或逃亡国外。

退踞中南地区的国民党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