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 (第1/4页)

�碇>�榻凳乱说摹靶蘩垂荨保�殖普欣垂荩�哉欣吹闹>�墓僬赵�安Σ坎构伲�涔僖宦杀A粝种埃皇勘�推矫衩挥刑攴⒌纳鸵���剑�烟攴⒌纳鸵�迨�剑辉溉胛檎吡⒓床υ谟�辛烊♀靡��阜迪缯咚吐贩逊⒒卦��仓茫欢月糯翁幼叨�蠢凑咭惨皇油�剩�昭��停�患幼肺剩簧踔炼灾>�涞��⑾趾蟛唤霾挥枳肪浚�从找院窭��喾礁谢��瘴�河谩�

这种种措施,表明清政府对招抚策略的高度重视,而主要负责此项工作的,乃是郑军叛将施琅。作为郑成功的部将,施琅不仅了解郑军,且与郑军一些将领关系密切,确是进行瓦解工作的理想人选。

郑军可能难免因为郑经的滥杀而被瓦解,但却不能成为清军的助力,这是朱永兴所努力加以避免的。而为了将来叛离郑家的兵将有更好的选择,他必须强势,必须做出有担当的样子。

随着大明摄政王的又一次胜利,离打通东亚商路的成功又进了一步啊!英舰“查理号”舰长雷垂站在甲板上,眺望着远处的广州。慷慨地借出了舰上的二十门重炮,他的心情却显得很好。

台湾的黄金海道之前是由郑家和荷兰人共享,现在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金厦、澎湖加上台湾,已经牢牢地控制了黄金海道。而郑成功是什么人,是明朝的臣子,应该听摄政王号令。在英国人想来,便是这么回事。

何况,西南明军的战略走向似乎偏重于沿海,下龙、海防、西贡、钦州广州也即将攻下,再向东南扩展,便是福州、漳州、泉州。也就是说,随着西南明军的攻击方向,一路通到东亚的港口,按照与朱永兴协议,英国商船都可以停靠补给。

出动军舰助战,英国人盘算得很好,可不仅仅是为了多获得茶叶、瓷器、丝绸等商品的份额那么简单。而除了努力拓展东亚商路,排挤荷兰人也是英国人的目的之一。

就在去年,查理一世之嗣查理二世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王朝残余势力的妥协下回到英国,被立为国王。而查理二世登上英王宝座不久就授予英国海军为“皇家海军”的称号,并任命他的弟弟詹姆士?约克公爵为最高指挥官。新的更为苛刻的《航海条例》被颁布,英国在海外向荷兰殖民地展开了新的攻势。

而荷兰在第一次英荷战争战败后,对于《航海条例》如芒在背,卧薪尝胆一直寻求着重夺制海权的时机。对于英国的挑衅,荷兰必然会展开反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两国的争锋重点必然是美洲和欧洲。在亚洲,英国的实力是不敌荷兰的,可加上明军,则给荷兰以打击,却还是非常有可能的。

“查理号”舰长雷垂,同时也是这几艘英舰的总指挥官,很好地贯彻了上峰的意图。作战很积极,且索求不多,为的就是长期合作,保持与明朝的良好关系。

“哈瑞,这么快便回来了。”雷垂一眼看到走上甲板的英国商人,笑着打着招呼。

哈瑞笑着点了点头,走到雷垂跟前,说道:“商馆嘛。只是先划定大致区域,离修建还早得很。”

“这样一来,澳门可就被卡住了。”雷垂嘿嘿一笑,说道:“摄政王很狡猾啊。先不树敌。只是把澳门甩到一旁。沿海迁界之后,澳门也没有了通商渠道吧?”

“嘿嘿。短视愚蠢的鞑靼政府,封闭了所有的通商渠道,澳门已经陷入困境。”哈瑞脸上是一副幸灾乐祸的神情,“等到广州市舶一开。连他们也要来此通商了。”

清廷实行禁海特别是迁海政策以后,不仅私人海上贸易被阻塞,连封建官府直接控制的市舶贸易也完全停顿。“禁海时番舶暂阻,澳人贫困”,哈瑞所说的并不过分。

雷垂连连点头,甩开澳门,能够更自由地进行商贸。这对海商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

“摄政王今日还郑重申明,将对鞑靼政权实施战略物资和武器禁运,违反规定者。要取消其通商的优惠和资格。如果有帮助鞑靼政权的军事行为,则更将被视为敌人,将遭到大明军队的攻击。”哈瑞说着露出狡黠的笑容,冲着雷垂眨了眨眼睛,“这下荷兰人恐怕要重新调整策略,我国在亚洲会多一个盟友了。”

雷垂哈哈大笑,对哈瑞的说法深以为然。

郑成功收复台湾,自然引起了荷兰人的不满。雷垂和哈瑞便听说荷兰人可能与清廷接洽协商,出兵相助清军攻打郑家,以此得到通商权利。如果更理想一些,把台湾再夺回来,也未尝不可。

历史上,荷兰人也确实出动舰船,帮助清军攻取了金、厦,迫使郑家收缩于台湾。但清廷利用完荷兰人,却并没有答应荷兰人通商的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