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 (第1/4页)

可眼下竟是刑部侍郎崔日用直接出来受理。这便堪堪扰乱了张宏与范慎所计划已好地事。不过,此时的范慎倒也顾不得奇怪为何今日崔日用不曾早朝,他这时自是深知已无退路。

将手中书册由衙役之手递往京兆府尹崔日用案前。坦然而立身那处地范慎自然不须下跪。他在很早以前便顶着举人地身份。故而。当范慎看着崔日用面无表情而翻看起那些书册时。虽是惊讶崔日用地亲自前来。但范慎也仍然依先前计划那般。口中言道:“京城人士范慎。举告城南王氏。城南吴氏。城中郑氏三家。行不义之事。残害黎民百姓。祸乱乡邻。以势欺人。”

伴随着范慎字字落下。崔日用显然也未曾料到这位范门世子竟是要状告那三家京中名门。而这等京城高门间地争斗在以往根本不可能会放在台面之上地。所以这时地崔日用也终于知晓了为何平王会在先前通知他今日不必早朝要亲来京兆府。

当满面震骇地崔日用放下手中书册而抬头向范慎看来时。这时地他真地很奇怪那位范公子为何仍能镇定从容。甚至也还如先前一般微笑着!他难道真地就不知道他今日所行之事会为京中带来怎样地风波?

京中高门之所以素有名门望族之称。乃是因为这几个家大业大地名门都至少有几个家中之人在朝为官。好比如范善便是有着国子祭酒一职在身。所以这些名门间地争斗一向都不是任何人敢轻易参合。这其中地水。已然是深到足以撼动朝堂根基地地步。

这是一个极大地难题。换是其他官员怕早便早早打发了这位范公子先行回府。转而将此事再向上呈报。直到刑部。再到陛下手中。因此。这时台下地范慎在看到竟是崔日用亲自过堂时。虽有惊讶。但也仍不会以为他会亲自主理此事。一个小小地京兆府尹。即便兼着刑部侍郎一职。怕也仍是不足以来处理此事。

崔日用在范慎说完后。认真打量着这位范公子。如同范慎所预料地那般面色颇为难看。阴晴不定之下自有许多犹豫挣扎。可接下来崔日用所说之言却是再次出乎了范慎地预料。

“既是范公子有足够的证据在此,那本官自当受理。”像是未曾看到范慎那些再也不复存在的微笑,崔日用在开口之际也是极为苦涩,他当然知道这京中高门之间的事根本不是他一人所能承担。但他却也不得不即时承担,这其中的不得已实在乃是崔日用深明平王李隆基一早送来的密信之中究竟有何深意:“来人,传王氏,吴氏,郑氏三位主事过堂。”言罢,崔日用在衙役出府通传之时,也挤出一丝微笑来:“烦劳范公子在此处稍歇片刻,待当事之人来堂,本官定会依据而夺。”

范慎大为惊愕,他很不解这位崔侍郎地雷厉风行,也真的不明白为何这位崔侍郎竟真的敢来主审此事。

先前的所有计划谋划似乎到这时已然都是出乎了范慎与张宏的意料,因此这时的范慎确实稍为慌乱了起来,尽管他在向崔日用还礼之时仍显镇定,但实际上范慎已是轻皱了眉目:“谢大人,学生这便在一处等着。”

崔日用摆手,不再多言,却是认真翻起范慎所递的那些书册证据,在他翻看着书册之时,虽是时时面露惊讶骇然。但实际上他对这些所谓的证据早已见怪不怪。那些所谓的名门望族,表面光鲜之下有多少污秽不堪之事,崔日用自是不会陌生。

也在范慎逐渐由惊慌而慢慢镇定了下来时,他站在一旁看着台上地崔日用,认真思虑着究竟为何会有这么多的意料之外,而依现下局势看来。即便崔日用仍然不可能在今日审定此事,但也始终不可能避免的会加剧王氏三家的报复之心,这样一来,不仅大人张宏的计划会遭到破坏,便连他范门的处境也会尤其危险。

这很简单,并不难理解。先前张宏与范慎地意思是将此事扩大影响,造成便连皇帝陛下也不得不对此事采取冷处理,也便是不处理的局面来。可现下崔日用已然是开始了处理此事,即便他到最后可能也只是处理不出任何结果来。但他毕竟仍然是处理了。

冷处理不处理与处理了但没有结果这二者显然是两个极端不同的概念,与前者稍显温和之意相比,后者自然更能让王氏三家来地怒意十分。

也在范慎如此苦思而未曾有任何眉目时。前去通传王氏三家地衙役回转,而范慎在看到那回转的衙役时已然看清了在他身后随着地三位衣着气度均是极为不凡的人。

刑部侍郎,郑经略,内侍,王伦,御史中丞,吴尽用。

这三人虽非各自家中族长,但由其在朝官职来看显然也是在家中地位不低,而由这三家所派应堂之三人来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