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 (第1/4页)

商定了对付楚氏的初步手段,眼见大人似乎放松了些,韦和微微犹豫,随即这才开口问道:“大人,明日江南道官员会为小人,以及观察使马周接风迎宴,不知大人可有意前去一观?”

江南道的那些官员,哪个不是在楚氏的庇荫下?张宏如是想着,却淡然一笑:“去,为何不去?”

(我依旧在加快着故事进程若有问题还望诸位多多建议几分

另:真诚感谢所有订阅了,投票了,打赏了本书的书友,有你们的支持,才是我完本的动力。很感谢。)

江南楚氏 第一百五十七章 蓄势

江南道的官员,上至总管下到州府长吏,始终只能是朝廷的官员,大唐的臣工,因此即便这些年来这所有的江南官员都是惟楚氏之命是从,但他们也仍然不得不对朝廷派来的江南道观察使,督护府将军表示出他们一点儿也不真诚的恭迎之态。

无论朝廷派来的这两位大人究竟在江南会处于怎样的一种尴尬位置,但单单就台面上来说,从三品的观察使,正四品的督护府将军在江南一带,确实是官衔甚高的朝廷大员,所以这场关于为马周与韦和接风洗尘的宴请倒也实在是必然之事。

这场作为朝廷与地方相互试探的宴请所在地点出乎张宏的意料,并不是依惯例设在华贵风月的苏州河畔花船之上,而只是设在苏州城内一处看起来较为奢华的酒楼之中,由这点自然是能叫张宏看出一些江南道官员的态度,他们根本没有一分想要拉拢马周与韦和的意思。

酒楼名曰醉仙居,在苏州城内极富盛名,当然这盛名并非是指这酒楼是何等的尊贵,仅仅是因为这醉仙居在苏州城内乃是许多文人雅士聚集之处,历来许多过往苏州的文人或是朝臣都或多或少都曾在这楼内留下过足迹,而这醉仙居得名便也正因楼中墙壁之上那些文人骚客酒性狂发时所留的涂鸦,确实有那么几分飘逸的意境。

张宏牵着妖妖,身后随着李剑等三名禁军护卫步入这醉仙居时,他对这酒楼也表现出了足够的兴趣,虽然这些兴趣根本并非是因楼内随处可见的涂鸦,而只是因为他知道这醉仙居乃是楚氏族下一个不起眼的产业。

将迎风宴设在楚家产业之中,那究竟代表着江南道官场一种怎样的态度?这根本不须张宏细想便能从这宴请所在进一步得知楚氏在江南官场拥有着何等的凝聚力。

手牵妖妖步上二楼,身着宫廷禁军服饰的李剑很自然的踏前两步,为张宏推开那间雅舍,张宏自外向内随意一览,轻易便可看见这间装饰极尽风雅的雅舍内坐着的那些人。

作为今日宴请地主角。马周与韦和坐在舍内正中台上,自他二人两侧分别坐着江南道今日能赶到苏州府的大大小小官员,而观这所有人面上的神情,却都是一副的自然微笑,显然是在张宏来前宾主相谈甚为愉快。即便这表面的微笑愉快便连李剑也能从中瞧出虚伪的意味,但在这等场所。很正常不奇怪。

李剑推开门后,舍内一时再无了声息,所有人地眼睛都是向着正在一步步走入雅舍的那少年身上。

清秀的脸庞显得俊俏,薄薄的嘴唇紧抿着,一双本就不大的眼睛却一直都是微微眯着,这其中尤其是因他面上一直挂着的亲和微笑之态,更能引起众人的好感,虽然这些好感在此时显得异常苍白无用。

随那少年一同进入的便是他始终牵着的小女孩儿,小女孩所穿极为惹眼。鲜艳到令人惊艳地大红轻纱不曾为这小女孩惹来半分俗气,反而在她身上愈看愈冷的气质下显得妖异十分,那一张精致的小脸虽然褪不了年岁甚小地稚气。但已然能叫舍内久经风月的大人们瞧出日后这小女孩的媚惑众生。

一清秀不俗。浅笑从容地少年牵着这样一个妖异冷媚地小女孩儿会是怎样一个华丽地场面?

马周与韦和相视一眼。二人截然不同地神情下却是齐齐起身。向着刚刚步入舍内地张宏与妖妖几步迎上。随即同时恭身:“大人。”

这一声大人落在了舍内。自然引起江南道众位大人一阵地轻言议论。即便他们先前已然是能够猜出这少年地身份。但在真地确认了后。所造成地效果自然更为明显。

对于张宏这京中目前最为耀眼地一个少年。舍内所有人都知道他此次来到江南是有着怎样地目地。也都知道他此次前来是与他们这些人作对地同时妄图颠覆撼不可动地江南楚氏。所以他们好奇。且也不屑着。

张宏摆手示意身前地韦和与马周不必见礼。同时却也察觉到马周对他地称呼。由此更能叫张宏看出京中皇帝陛下与平王李隆基派马周前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