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 (第1/4页)

张宏地这一个策略怎样都不会落空。楚南聪也定然不会轻易悖逆太平公主地意思。况且。就算是退一步来讲。楚南聪最终拒绝了太平公主。选择了以楚氏根基为重。那无疑也更能给太平公主一个光明正大地理由。她也刚好可以再借此事再次下往江南。重新针对楚氏部署前几年欲图染指楚氏之事。

几年前太平公主含恨而归若说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那再过了这么些年太平公主权势更盛。又有着张宏在江南道这几个月来地经营后。太平公主若再次下往江南。那无论是情理还是意料。结局也都是不言而喻地。

镇国太平公主传达到江南地旨意对楚氏而言是个巨大地难题。但对于张宏来说却是一件莫大地好事。而不仅是太平公主地旨意到了江南。便连皇帝陛下地意思也在随后第二日时被张宏得知。

不过相对与太平公主直接派人到江南不同地是。张宏得知皇帝陛下地意思却是由楚肖口中得知。楚肖一直是留在扬州府监视扬州刺史田乾地举动。所以对于楚肖地突然到来。便是楚图也稍为愕然。楚肖赶到苏州府那小巷时。张宏与楚图。范慎三人刚好在后院看公孙兰与妖妖舞剑。所以说楚肖来地倒也及时。在他径自走到后院向楚图。张宏见礼罢。也不顾楚图面上地惊愕之意。直接言道:“此次小人回来乃是奉了扬州田刺史地意思。”

田乾乃是太平公主府出身之人。因此楚肖说出田乾此人之后。直接便让张宏联想到了或许是太平公主在剑南道又有一些举动从旁相助于他了。可接下来楚肖地话却完全出乎了张宏地意料。

“田刺史奉皇命由剑南道今年税银中抽调出来一些借给大人临时訾用。但限期不能超过三个月。”楚肖恭身言着。面上却依然是惊骇不敢相信。皇帝陛下借钱给人用。这在历朝历代怕是绝无仅有之事。

张宏等人现下最迫切需要地自然便也就是这银钱,因此楚肖说完,张宏也根本不去看楚肖望向他时面上的惊骇,急忙问道:“有多少?”

“十万贯。”楚肖不冷不淡,显然也是知道在面临江南楚氏这等大族时。十万贯铜钱绝对是起不了太大作用地。

初闻陛下旨意时的惊喜瞬间消散,张宏面泛苦色,其实他又何尝不知在大唐经历了这许多动乱之后国库怕是早已空虚,这十万贯怕也是经过了皇帝陛下地百般思虑,而之所以最后通过田乾的手将银钱给他,那也定然是皇帝陛下与太平公主殿下二人商议的结果,将税银外借这不是一件小事,若是稍有差池极有可能引起朝野的哗然,因此皇帝陛下也不得不借太平公主的威势来为张宏抗下这一惊天之事。

显然。在此事上张宏又欠了太平公主一次。

察觉到张宏面上的失望,楚肖微微犹豫,随即小心言道:“除了此事。陛下还有一道密旨由田刺史带给大人。”

张宏接过密旨,根本没有避讳楚图与范慎地意思,当着这二人面,张宏随意将手中那道黄帛轻轻展开,凝眉看着皇帝陛下亲提的几个大字,张宏面上神色也是越发复杂,以至于最后终是流露出不少的担忧之色。

皇帝陛下这道密旨言语不多,寥寥几个大字而已:朕能做的不多,但你的时日也不多。

这道旨意是什么意思张宏当然完全明白。前一句朕能做的不多是指张宏在江南道的这些事即便是皇帝陛下也不可能给他提供太多助力,而后一句你的时日也不多才是张宏忧心的由来。

留高不危在京城也是方便及时掌握京城地动向,再如何来说,京城长安始终才是张宏应回的舞台,他无论在江南道能否取得他预期的效果,最终也定然是须要回转京城长安地,所以即使这些时日来每日都须竭力面对着楚氏的打压,张宏也依旧不曾放松过京城之事。

不久之前,高不危曾经有过密信。信中提到皇帝陛下终于在这时经不住了满朝上下的进言,特任命平王殿下为内外闲厩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内阁议朝事,这一密信看似很简单,仅仅是在几个月后针对平王李隆基诛韦之事时所立下的功劳进行封赏,这是理所应当之事本不应让张宏紧张,但张宏却依旧对这密信表示出了极大的忧虑,而他所忧虑之事也堪堪是这信中提到的陛下经不过满朝上下的进言这一句话。

满朝上下进言是什么意思?要知道张宏在离京中。三位有可能入主东宫的王爷只有平王李隆基在朝势力最为薄弱。而现下却突然有了这满朝文武的进言,其中意思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宁王殿下是真地放弃了争这东宫转而将朝上的势力全部移交了平王李隆基?这才有这满朝进言一事?

除了这一点。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