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 (第1/4页)

因此张宏对楚连城这话倒是根本不信的。

可是,从下午时分楚连城来到这刺史府一直到日暮夜色之际,楚连城却果真是如他口中所言叙旧那般只是与张宏说些无关紧要之事,根本没有任何试探或是威胁等等张宏的言辞,而更是在后来地时候,楚连城根本是一副悲天悯民的姿态与张宏探讨着现如今大唐许多政务之上的弊端。

这很反常,张宏根本不能理解,他甚至一度以为楚连城这整个下午在拖着他仅仅是为了让柳宗和可以放心行事。可不管怎样,楚连城既然有如此谈兴,那张宏当然不能拒绝,所以对于楚连城那副悲天悯民的态度,张宏倒也是一副愿拯万民于水深火热之意敷衍着,应付着。

言辞针锋之上,楚连城当然占不得半点上风,他再如何的学富五车也始终不能与有着两世人生的张宏相比,而到天色越晚之际,因张宏的那一句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却是叫楚连城当场愕然的同时,不住打量着坐上那少年一副认真地神态。

便是范慎也因大人这一言一时呆滞,若非他追随张宏这么久,也从头到尾见证了张宏针对柳家那些卑劣地手段,恐怕他也会因张宏这一句话而以为大人果然是当仁不让的温玉君子。

或许是张宏剽窃来地这一句话为楚连城带来太多震撼,在张宏腹中冷笑,面上堆欢而看着楚连城之时,却见楚连城终于起身告辞,整整一个下午张宏都是与这楚连城说着许多没营养的话,很无奈但也不得不如此。

送了楚连城出去,一个下午深沉对话不曾让张宏有过任何疲态败退迹象地张宏却在楚连城离去地一瞬间瘫坐在了椅子之上。这样劳心费力的对话,还须要刻意去回忆记忆中的经典佳句,实在是让人不胜其烦。

范慎送楚连城回转,见大人果然不出意料的如此而坐。微笑了笑,他是了解这少年地。他知道这少年人前的天才与人后地平凡。

“快去查查看,柳宗和今日下午是否有过举动。”吩咐着范慎,张宏随意坐下,却是依旧在思考着这位楚大公子莫名其妙的整个下午。

范慎没有依张宏吩咐而出去。自他身后卢从愿却也走来,向着张宏微一恭身,卢从愿面无神情言道:“这个下午卢某都有派人在柳府四周打探,但似乎仍如往日一般平静,根本没有任何反常之处。”

很匪夷所思,张宏根本不能理解。难道那楚连城这个下午真的只是谈兴大发而前来寻访于他?

楚连城的心思毕竟不是张宏所能揣摩到地,他对楚连城也真的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在与范慎,卢从愿商议了片刻之后,张宏终究还是不能得知楚连城这一下午的意图。

于是后来,张宏只能与范慎,卢从愿交代了几句而转身回房歇息,天色甚晚。而经过了这么一个下午劳心费神的谈话。也确实是到了休息之时,至于外间一切的一切。不管是柳家之事,还是楚连城今日的举动。在明日都会有个分晓。

根本不必等到明日。

张宏还未躺下床上,却随即听到范慎在外急促地敲门声,而随后根本不待张宏前去开门,范慎却已经是走了进来。此刻的范慎一脸的惊慌,一脸的不敢相信:“大人,柳府内刚传来消息。”

张宏面色一沉,心知那下午时候楚连城肯定是为柳宗和做掩护来了。

“柳宗和,死了”便是一向镇定的范慎在说出此言时也是颤抖着声音,足见其内心惶恐。

“什么?死了?”张宏听罢范慎这一言,瞬间面色便微显泛白,尔后当他失魂而坐了下去之后,却依旧是满脸的不敢相信,震惊,苦涩,惊骇等等神色不足一一而道。

柳宗和确实是死了,这个荣耀了大半辈子创下江南道奇迹的老人确实是如范慎所言,死了。柳宗和死的很不甘,这是任何人都看得出来地,因为在这最后几日内,理应是柳宗和进行绝地反击地时候,他实在不能死。

可柳宗和依旧是死了,张宏紧紧攥着拳头,面色泛白,声音中也带着颤意:“确定吗?”

范慎点头,与张宏一般都是很凝重,事实上他二人很轻易便可想到柳宗和这一死可能会为他们行进行之事带来的变数,不仅仅可能会因为柳宗和地死而导致江南道第三行会中那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人自此彻底站在柳宗和那一方,而更能够引起整个杭州府,甚至整个江南道商会地反弹。

毕竟是张宏公然以权势而欺压了柳宗和,毕竟是这始终对固执的柳宗和毫无办法的张宏嫌疑最大,因为谁都知道若是柳宗和一死,那柳三少年便可以毫无悬念的继承柳家,从而被这少年所利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