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部分 (第1/4页)

毕竟,那位赵大公子的已经足够显赫,可这位少府大人表面看来却依旧是丝毫不惧,反倒是赵大公子似有退缩;再加上先前来的那位内侍楚东则,这些都足以表面少府大人的身份更显赫,他的话,也绝对不会简单的是个威胁恐吓而已。

毛府的作态,很遗憾的在这监察院中并没有任何一人前来理会,包括他身旁的那个墙头草。这个时候,擅长左右缝源的那一位从府大人眼睛却是始终盯着新来少府大人,他既然擅长左右逢源,那便拥有能在短时间内判断谁强谁若的能力,所以这个时候神色复杂的他心中想的倒完全是,在接下来该如何来巴结讨好这位年轻的少府大人,以期获得对方的青睐,换取光明的前程。

而至于这监察院中那位一少言寡欢的青年则还是他那一副万事不关己的冷漠作态,不言不语不动容。

赵小心打量罢了这院中所有人的神色,便不露痕迹的长叹了几声,他这个时候才知道原来比起他那些寒窗苦读的年月,在接下来得偿所愿晋身官场之后将会更加的苦。想到这一点,赵业便下意识的去望了眼身旁的那位老大人,他能够猜到这位老大人身份的不简单,也知道这位老大人今日前来便是为那个少年助威来的,所以他这个时候倒是真的很期待这位老大人能够在眼下这等局面,似乎是那少年沉默落入下风之时说出些话来。

可是,楚东则依旧是不露声色的手捋长须而默不作声。

混迹了官场这么多年,身为江南楚氏在长安城中的代表人物,楚东则当然称得上是老狐狸中最为奸诈的那一类。所以这个时候,在听罢了那位赵大公子简单的几句话之后,他对于这少年眼下的难题也完全是心知肚明,他知道江南道的那些事情,便也知道这少年在京中的处境,因此他便也很期待这个能让家主极为欣赏的少年,会如何杀出一条路来。这无关他对这少年的喜好与否,仅仅是一个期待。

沉默了许久,似乎赵大公子拿定了张宏在得知他的身份之后并不敢将他如何,他的面上终于有了些精明的样子,稍稍敛去了一向的迟钝敦厚,赵大公子其实很想说出一句,让这少年与他携手辅佐平王李隆基的言语来。

然而,他是再不可能拥有说出这句话的机会。

当张宏微笑,当那些凝重之意渐渐不复,张宏终于转身,他迎着楚东则面上的玩味,忽然向着赵业微笑言道:“从今日起,你便是这监察院中的主薄大人,监察院三处由你直接协管。”

言着,张宏毫不理会台阶之上那位赵大公子愈发阴沉的神色,他继续言道:“而至于赵大公子这么多年的辛劳下来,当然须要晋身,便就顶替毛昌龄毛大人的位置罢!”

明升暗降,院中气氛一时更为压抑。楚东则满是不敢相信这少年的决然,可同时,他也知道属于这少年与那位赵大公子的交锋,仅仅是个开始。(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东宫之争 第二百七十七章 旗鼓

唐尚书省政令:凡七品下官员调动升迁事宜,须由吏论;七品上四品下官员,乃由吏部议后交尚书省定夺;四品上三品官员,已然是为朝廷首辅要职,则由当朝宰辅商议后,终为皇帝陛下裁决。

这是一条铁律,此政令自大唐立朝以来便已诏告天下,纵观这自有唐以来的许多年里,又有哪个权臣大人物敢如此公然无视这大唐律令?即便是当年权倾朝野一手遮天的那个女人,在她未曾称帝之前也不能断然一语定官职,就算仅仅是走个过场,可她毕竟也得先交吏部论处。

然而,此时的张宏,这少年便就在这监察天下所有官员的监察院中说出了如此一句大逆不道之言!他那微笑的神情,虽云淡风轻但显然是决然无比的言语,无一不在显露着他对大唐政令的轻视,甚至是无视!

如此的视大唐政令如儿戏,且根本不将大唐律法放在眼中。这少年的跋扈,绝对是亘古未有!说是令人发指的嚣张气焰其实一点儿都不过分。

所以,在这监察院中张宏悍然而针对那位赵大公子玩出的一手明升暗降并不曾让这院中官员惊惧于他的手段,无论是赵大公子,又或是从府毛昌龄,这所有的人都没有瞠目结舌满脸惶恐的作态,他们这时在望着院中那少年时,除了掩饰不住的那一抹吃惊外,剩下的倒大都乃是鄙夷乃是嘲讽。

鄙夷自然是鄙着这少年的愚蠢无知,而嘲讽,却也是在嘲讽着这少年的不知天高地厚口出狂言。

“就凭你?”微涩中带着些怒,依旧是站在张宏身后的那一位监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