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 (第1/4页)

……

长安,皇宫内

“启禀父皇,儿臣有本奏。”

看着又有话要说的李建成,一众官员已经麻木了。从李建成第一个提议推迟早朝时间,已经不知说了多少条的提议,基本上都没有悬念的通过。

一些眼光较远的人看出,这些提议对于天下万民,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无弊,因此对于能够提出如此多提议的李建成深感好奇。特别是跟裴寂、唐俭等几人,虽然他们是跟着李渊混,可是也很少见到李建成,因此对于他也不是很了解。

今日见到李建成发飙,自然也开始重视起来。

“说,皇儿有什么提议一并说出来即是。”

“是,父皇。”李建成的目光在众官员身上扫过,掷地有声的说到:“儿臣认为,监军制度需改革!”

“嘶!”

听到这句话,即时再镇定的官员,已经被李建成雷过多次的官员,此时也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何谓监军?

监军就是代表朝廷处理军务,督查将帅,一般挑选的都是天字信任的人。如唐玄宗李隆基就让太监高力士担当监军。不过,问题就出现了。

一般的监军在军事上能有什么才能?但是,却因为监军的身份,压住了将帅的身份,以此指手划脚,最终落得战事失败,而监军又可以将帅不听指挥推卸责任避免责罚。所以,历史上的将帅与监军的关系向来不睦。

因此,李建成的建议是,监军有监视将帅的权力,但是战事全凭将领做主。当然,这样也难免有的将领掌握大权之后,一旦反叛那么后果就很严重了。

李建成的这个提议一说出来,顿时一干武将都不说话了。

虽然拥有了完整的统领权,但是这事说起来是可大可小,一不小心搞不好就被按上个图谋不轨的罪名。

李渊坐在上首,见无人说话,当即提高声音问到:“卿等认为皇儿的提议如何?”

武将不能发话了,所以也只有文臣说话。反正他们都不会带兵,因此说的话也比较中肯。

“启奏陛下,臣认为太子所说言之有理;然则,一旦监军无法控制将领,那问题也是可大可小。”刘弘基说的是小心翼翼的。不过,在场诸人也不傻,自然明白他话中的意思。

“嗯!”

李渊赞同的点了点头,看着李建成问到:“皇儿,其中的隐患你也不是不知道,不知有何法可以弥补?”

“有!”李建成很淡定的说了一句,随后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之下,淡淡的说到:“要想避免隐患,那儿臣接下来提的军事学院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

第三三二章 波起(五)

“军事学院?”

听到李建成的话,众人的脑海中都不由得冒出一丝疑惑。即使是李渊也不例外,李建成给他的那本笔记,他也只是大致浏览一番,因此有很多也是没有看过的。

裴寂上前一步,恭敬的说到:“太子殿下,不知军事学院为何物?可请太子殿下说的清楚些。”

“太傅客气了。”裴寂以礼待自己,李建成自然也客气的对待对方。“所谓军事学院说来与国子监差不多,只不过军事学院是专为将领而建立的学院。”

听了李建成的话,不要说文臣愕然无语,就连一众武将也是面面相觑。古时的武将只要看过一些兵法,懂得一些计谋就行,大部分的经验都是实战中获得,哪还说什么去学习?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文人看不起武将的原因,在他们看来武将就是一些莽夫而已。

“太子殿下,莫不是想让所有的士兵都进入学院?”孔思颖这家伙很有毅力,这不又跳出来了。

李建成也已经习惯这家伙,虽然对方很聒噪,不过他仍然不咸不淡的问了一句:“敢问孔祭酒,莫非国子监可容纳天下文人否?”

被李建成这一问,孔思颖顿时哑然无语。既然国子监择优而选,那军事学院肯定也是一样,看来自己还真问了个白痴问题。

李渊见孔思颖不停的跳出来反驳李建成,想要是李建成把提议都说出来,也不知道要多久,因此直接果断的发话到:“皇儿,你有何话一口气说完,而后众卿再做评论。”

“是,父皇!”

李建成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随后朗声说到:“所谓军事学院专为将领而办,当然他所教授的不仅仅是带兵作战方面,还会从将领的思想教育等方面进行指导。所谓思想教育,包括很多,我举例两个,忠诚和拥兵教育。忠诚很好理解,我也就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