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 (第1/4页)

钟祥是座千年古城,最有名的就是出了个嘉靖皇帝,虽然这是个费了明代大好江山的皇帝,却丝毫不影响钟祥人对他的敬仰。

明朝朱厚照死的时候没有儿子,按照朱元璋“兄终弟及”的遗训,皇帝大位就落到了聪明人朱厚熜的手上,是为嘉靖皇帝。嘉靖皇帝上位后不顾朝廷反对,尊自己的老爸为兴献帝,还给老爸按照皇帝规格盖了一座奢华的陵墓,就在钟祥市郊不到十里远的地方,并且还是一陵两冢,在所有的陵墓里都是独一无二的。

八十年代,几个盗墓人从外挖了一个地下通道,花费了几年的时间,从陵墓里盗出了几件文物,其中最值钱的就是一个玲珑玉透的玉碗。

因为当时正在打击盗墓高峰期,盗墓人没有出手,而是藏了起来。后来这些盗墓人都很离奇的一个个死掉了。这个玉碗就一直留了下来。

十年前,存放这个玉碗的人家里,接连死了好几个人,就有人开始怀疑是不是这个玉碗不干净,存放玉碗的人会受到报应。所以,他们就将这个玉碗献了出来。

当时博物馆相当重视这个玉碗,专门派人从北京请来专家给玉碗进行鉴定。

专家鉴定后,指出这个玉碗为明代稀世珍宝,全世界相同的玉碗只有两个,一个在美国,一个在台…湾,这是大陆唯一的一个。

博物馆当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他们用钱买通专家,做出了这个玉碗只是个普通一级文物的鉴定,这样,博物馆就能将这个玉碗留下来,陈列在博物馆里,不会上交。而且还让上上下下都保守秘密,不让消息透『露』出去。

这件事基本上只有博物馆的几个顶头人物和市里主要领导知道。

现在,市里新建了一座博物馆,需要将老博物馆的文物都搬到新博物馆里。

将玉碗放在新博物馆里时,一个馆员发现玉碗玉质不对,不像是绝品文物。专家再次鉴定后惊然发现,这个玉碗被掉包了。

现在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就是被掉包后的玉碗。

这个案子实在是太重大,涉及到很多的人,也关系到很多人的官途,所以,这个案子没有透『露』出来,而玉碗还是当做镇馆之宝在陈列着。

警方经过调查,却得不到一点点有用的线索,这件案子,有成为悬案的可能。

胡言盯着这个玉碗,他可看不出来这个玉碗与电视上的玉碗有什么区别。玉碗透出柔和的『色』泽,看起来非常的舒服。

“我们仔细观察了所有的细节,不论是装箱还是开箱,都是好几个人一起监督,从来没有人能单独和这个玉碗单独在一起。”谭明满脸的疑『惑』。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

胡言没有说话,而是仔细观察着所有这里的防盗措施。

谭明不解的问:“这里的防盗措施看了有什么用处?玉碗进到这里的时候已经被掉包了。”

胡言这才恍然大悟:“干,那么我们去原来的博物馆。”

谭明:“”

来到原来的博物馆,胡言好奇的观察着。这是个古代宫殿,叫元祐宫,古『色』古香的,很有特『色』。博物馆建在这样的地方要比现在新修的博物馆要有意义的多。

“原来的玉碗就是陈列在这里。”谭明指着一个房间说道。

冰蓝赶紧跑过去,推开木门,一股大殿特有的清凉味道传来。房屋的格局和电视上的古装剧差不多。

“我喜欢这里。要是在三百年前,我身穿古装,端坐在绣花镜前梳发打扮”冰蓝眼里满是『迷』离。

“我就为你描眉涂腮红”胡言不合时宜的『插』嘴说。

“呸,你什么人,当我的下人还差不多。”冰蓝直接鄙视了他。

胡言『摸』『摸』鼻子,自顾自的乐着四下『乱』看,抬头一看,就看到了上面曾经装过监控的痕迹。

“这些监控是什么时候装上去的?”胡言问道。

“没用。监控的资料只有近一年的,而这一年的监控什么问题都没有看出来。”谭明知道胡言想问什么。

胡言在这里看不出什么名堂来。毕竟已经过去了有些时间了,怎么也不可能找到线索了:“博物馆都是怎么保存这个玉碗的?”

谭明耸耸肩,说:“我也知道的不是很详细,我已经叫了当时第一个发现疑点的馆员。他马上就到。”

馆员果然很快就来了,是个三十多岁的文化人,带着眼镜,一副学究样子。这样的人在这里当工资不高的馆员,多半是喜欢这份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