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页)

别。”看管仓库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他对于所传的“特异功能”,似乎很是怀疑。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从离奇火情发生后,这位管理员就离开了这个仓库。

刻意逃避公众视线也好,碰巧离开也罢,神秘的管理员悄然离开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只是,他曾向外界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表示最近的社会舆论给了他很大的压力,他并没有传说中所谓的特异功能,“自己只是个平平凡凡的普通人”。

而“特异功能”一说,不被科学所认可。

面对纸品仓库的离奇火情,神秘的管理员到底有没有特异功能?他是不是引起火情的“源头”呢?

对此,北京理工大学火工与烟火技术实验室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杜志明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杜志明认为,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人存在特异功能”这种说法是不被认可的:“在社会中,时常会流传各种‘奇人’具有各种所谓的‘特异功能’的说法。说有的人可以‘耳测一切’,有的人可以用手指看书识字,有的人视力可以穿透墙壁等等。然而,事实上‘人有特异功能’这种说法是缺乏可能性的。”

据他介绍,到目前为止,科学界还没有完善的理论来正确、合理地解释“人存在特异功能”的现象。

与此同时又有专家称:发生自燃基本没有可能性。

如果排除了管理员“特异功能”的原因,那么,这些纸品的燃烧会不会是化学上的自燃现象?

在杜志明看来,纸品基本没有发生自燃的可能性。

他告诉笔者,自燃是由于缓慢氧化而引起的燃烧。据他解释,要发生自燃现象,存在自燃物质是首要的条件。这些物质本身就具有自燃性,能和氧发生反应。然而,这却很难和此次纸品仓库失火联系起来,因为“纸张并不是容易自燃的物质,除非纸张的表面存有易燃的物质,或者其印刷字体上存在此类物质”。

“温度也是引起自燃的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之一。只有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自燃物质才会发生自燃。”杜志明分析认为,纸质材料在11月3日、4日这样10℃左右的低温天气下,基本没有发生自燃的可能。

笔者随后查阅了11月3日、11月4日两天北京地区的天气情况,11月3日北京地区的温度是7℃~17℃,11月4日为7℃~13℃。

“理论上,体积较大,化学反应性比较强的材料比较容易发生自燃。和自燃物相比,纸制品的化学反应很弱,常温下很难和其他物质发生自燃反应。”杜志明说。

他同时指出,即便一堆纸发生了自燃反应,首先冒烟的也应该是纸品的中央部位,而不可能是纸品的边缘地带。另据了解,从那些从火情现场抢出的成件纸品来看,被火烧过的痕迹多在包装纸的边角。

而相关部门称:调查已展开,尚无结论。

那么,究竟是什么在一天之内引发了次数如此之多的离奇火情?

笔者来到了受理这起失火案件的崇文区永外派出所。

据笔者了解,在火情发生的当天,公安和消防部门就赶到了现场,消防部门还对现场进行了录像。

不过,公安部门透露,现场“并没有什么发现”。日前,他们已要求所有的纸品厂商对自己的纸品进行技术鉴定,具体的鉴定结果尚未出来。

后记:

永外革新里24号院的神奇失火实在令人费解,起火原因更是扑朔迷离。看来要将这起离奇的失火案件弄个水落石出,还需要来自各个方面的更加细致、更加深入的调查。

至于神秘的管理员是否是引起火灾的源头,无论专家还是消防、公安部门都一致认为,不能妄下定论。这位备受争议的管理员如今已悄然离去。

究竟永外革新里24号院失火的真相是什么?何时才能揭开这个谜底?相信读者朋友和我们有着同样的期待。

五龙潭异象

济南市五龙潭历时千年,传说,每逢重大变故此地必然有异象出现。2010年10月29日凌晨,五龙潭再现异象:一条长达六米、宽约半米的塌陷处出现于五龙潭。此景恰好印证了历史上关于此潭“天尤怒,潭自危”,引起了济南市民的热议纷纷。神奇景象为何而出现?是真有天怨?还是如科学家解释的那样是地质方面的原因?

10月29日凌晨3时左右,位于济南市西门路附近著名的五龙潭公园内,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名泉五龙潭突然塌陷,塌陷处裂开了一条长达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