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3页)

雕刻装饰而引人注目.

奇琴伊察古城遗址充分反映了玛雅人高度发展的文化艺术和宗教意识.遗址中最大的建筑物是城堡金字塔及塔顶上的"羽蛇神庙".金字塔高30米;底周长59米;底座呈四方形;有9层平台;塔身逐层缩小呈梯形.塔的四面各有91级宽阔的石台价直通塔顶;加上通到神庙的一级;总共有365级;正好与一年的天数相等;含有时间的含义.石阶两边;配有雕刻成巨蛇形的石砌栏杆.台阶最下端的栏杆是一对高1。43米、长1。87米、宽1。07米的大蛇头;从蛇口内还伸出一条1。6米长;0。35米宽的巨舌.远远看去犹如两条巨蛇正从塔顶"羽蛇神庙"处向下游动.整座金字塔为石砌结构;塔的表面上布满了非常精致的雕刻和装饰建筑.塔顶上的羽蛇神庙高6米;内部使用了羽蛇形状的石柱装饰;布满了飞檐、精美的壁画.庙门上两个圆形浮雕上刻满了象形文字和装饰图案.玛雅人认为带羽毛的蛇神是天神和雨神的化身;使风调雨顺.

在城堡金字塔以西有一个虎庙和一个球场.球场是由两堵86米长、5米高、相距约100米的平行石砌墙围绕而成;两墙中间的广场中央;有一个直径约1米的穿洞圆石盘.从虎庙的高处可看到球场的整个院子.虎庙的名称来源于寺庙顶部一座老虎造型的高浮雕像.庙内有一幅非常精致、描绘城市争夺战的壁画;画中武士们的姿态各异、形象生动.

城堡金字塔以东有一组院落、金字塔和石柱群;称为"千柱城".可能经历了地震的破坏;现在大部分石柱仅剩下柱基或半根柱身了.

圣井是遗址中一座大的地下泉水池;是古城的主要水源.水深21米;地下水从未干涸过.有一个石砌阶梯通往水池.据考证该城居民有传统的祭井仪式;将青年男女及金银宝饰投入水池举行人祭.在圣井中已打捞出部分珠宝饰物;它们现存于墨西哥和美国的一些博物馆内.

在圣井以南还有几座正面布满雕刻、保存相当完好的建筑.尼庵是古城遗址中最漂亮的建筑;主体耸立在一个10米高的路堤平台上;北面有一个宽17米的大石阶梯直达尼庵.尼庵对面有一些厅室;其门框等处均布满了象形文字.

在城堡以西较远处;有一个圆形建筑物;称为"大蜗牛";位于两层平台的顶部;有环形阶梯可拾级而上.两层平台的周围;有两堵约1米厚的蛇形扶手围墙;墙上有许多雕刻和浮雕.此外;古城中的雨神庙、武士庙等都很有特色.

流浪画家

流浪画家

终于熬过那个艰难的夜,我手里拿着那个玉米,一边吃,一边流泪,感动呀,仙女给我的玉米我吃在嘴里比天下最稀奇的山珍海味都要好吃,那个玉米都被我啃的芯都没有了,我还不放弃,还把玉米柄放在怀里作一个留念。

第二天一大早,我用了一个金币吃了饱饱一顿热饭,还在平民聚集的南市场买了身新衣服,深蓝色,还有玛雅传统的红黄交错的图案的织锦绣在领子口,跑到河边,我找了个没人看到的隐秘地方美美地洗了个澡,那个痛快呀,我已经一周没有洗澡了,不知道搓下来几斤灰,把人家那个本来很澄清的河都给污染得不成样子了,洗完澡,换上新衣服,整个人都清爽了一截。

等饭也饱了,澡也洗了,我坐在河边一个人寻思,这两个金币我也撑不了几天,我又没有田地可以种地,又没有本可以做买卖,这以后的日子要怎么过?难道还到街上乞讨?仙女又不是天天可以碰到。

我左思右想,最后终于想出一个主意,我可以去街头卖画!玛雅有一种用石灰水浸泡晾干的粗糙纸草,去烧一点木炭条,弄个板子搭好就可以在街边卖画了,我以前学过几天素描,虽然不敢说画得有多好,起码画出来的人比毕加索的画像模特本人一点。

这年底肯定也算画得像的了,而且这一行街头卖画的在我那个年代虽然见多了,在玛雅也算首创了,就这么办!

说做就做;我在林里拣来些粗细合适的树枝,烧成木炭,又从市场上买了一些玛雅特有的石灰草纸,又找来几块木版在奇琴伊察平民聚集的的南市场开张卖画,刚开始只有有一些人来驻足观看,我为了拉拢客人,做开张促消,为他们免费画像。

渐渐地围观的人越聚集越多,好在我还有点功底,花的像跟本人都有九分像,我在加上一点PS效果美化一下,比本人都会年轻一分,漂亮一分,每幅拿到画的人都满意而归,一天下来也有一些收获,还赚了五十多个铜板,在南市场上也算收益不错,有了一点小名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