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1/4页)

,得第之后的大人物,都弃糟糠之妻,那个秦香莲的丈夫陈世美是吧。什么我都想过了,你当官我不一定是官太太,你做贼我一定是个贼老婆。”

二柱子说,“王嫦娥,我不会,我永远不会,我对天发誓,我李二柱不管今后有什么变化,我当上了唐明皇,你就是杨贵妃,我当上了朱元璋,你就是那马娘娘,我是西楚霸王,你就是那虞姬,我对你王嫦娥要是有三心二意,我就像那当初的九个太阳一样,被杨二郎挑的那座山压在山底下,再踏上一只脚,叫我永生不得翻身。”

有一天,他们登上了二郎山山顶,看着山下的田地和路像棋盘一样,看那路上的行人像一条蛆虫在蠕动,那一辆辆车子像火柴盒子一样小,老龙河像是一条白色的带子蜿蜒曲折,二柱子又是一番感慨,“叹人生之须臾,羡慕长江之无穷,正因为人生短暂,我们才应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所以我要到部队去,炼一颗红心,打造我李二柱的筋骨。”

嫦娥说,“我看电影,凡是英雄都不能过分的儿女情长的呀?”二柱子说,“这个问题我不这么看,英雄和美女的关系就像健儿和快马的关系,好马需健儿,健儿需快马,英雄需要美女陪衬,美女也需要英雄壮胆。假如拿破仑没约瑟芬,假如楚霸王没有虞姬,那该是多么的大煞风景的事情,假如李二柱没有嫦娥,那这个世界将变成什么世界。”嫦娥听得似懂非懂,指着二柱子的鼻子,“你好坏,搞得我心里快活得像怀里揣着一只兔子,明天我要回家了,哪有这么相亲的,一相就是十天的,我们村上的人要知道了,还不把我笑话死,说我嫦娥没有见过男人,见到男人就走不动路了。”二柱子说,“你去,我也去,到你家看看你爸,我的未来的老泰山。”说去还真得去了,从二柱子验上兵到他离开家的一个多月里,她们几乎形影不离,在二柱子家黏糊半个月,又到苏北的嫦娥家里黏糊半个月,连公社武装部给二柱子发喜报的那天,二柱子都不在家,喜报还是大柱子给接下来的。

本来,二柱子打算当兵二年后,探家时再结婚,可以先过个帖子,嫦娥没什么,他的妈妈不愿意了,私下里对嫦娥说,“闺女呀,这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衣,两年后谁知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还是趁热打铁吧。”嫦娥一想也是呀,她对二柱子说,“你现在地位比我高,二年后你要是变卦怎么办?嘴上无毛,说话不牢,不行,就现在结婚,要不然就散伙。”

处在情天恨海中的二柱子,那里舍得散伙。于是当月见面,当月恋爱,当月结婚,当月二柱子离开了他的新娘,参军到了内蒙古大草原。当时应征的兵强调未婚青年,说是结婚,实际上也就是把结婚证拿了,两个人从法律上是名正言顺的入了洞房,并没有办喜事,因为没有时间准备。在农村有一个不成文规矩,不操办酒席,是不能算是正式结婚的,许多父老乡亲是不认账的。

二柱子临走时,曾经许诺旮旯村的父老相亲,“等二年后,我二柱子探家的时候,再热热闹闹的补办喜事,让旮旯村的乡亲们,喝得没有一个清醒的,全部大醉三天;”二柱子也曾经许诺嫦娥,“等我探家时候,再让你正而八经的做一回新娘,俺们一起到县城照一张大大的婚纱照,用八台大轿把你从苏北的老家抬来。”这是其一,还有一个原因,按照当时的征兵条件,结了婚的青年就不够条件,二柱子是验上兵之后才谈的恋爱。

二柱子的结婚证书是用一个“猪头,”(当地土话,就是送礼)从公社的民政干事那里开后门办来的,处事谨慎的李大山和二柱子也不敢张扬,怕万一有哪一个和他家关系不好的村民到武装部反映。正是基于这样两个原因,所以喜事没有办。聪明的二柱子又画了一个大大的饼(许诺探亲时再办喜事),旮旯村的老少爷们也没有挑出多少刺来。虽然嫦娥的妈妈把嘴揪得能够挂个油瓶,找了一个当兵的女婿没有让她风光一次,可是也只有表示理解,等两年以后再风光吧。所以,二柱子和嫦娥到底是结婚还是没有结婚?从法律的角度说,是结过婚的,从世俗的角度说,是没有结婚的,(没有正式结婚的姑娘在当兵男朋友家过日子,在那个时代是很多的)

二柱子当兵临走的那一天。嫦娥送二柱子,那可是叫旮旯村的乡亲们都动容一天,旮旯村的人,从来没有看到这样大胆的爱的表达。二柱子在前边走着,嫦娥在后面跟着,出了村口,就手挽着手,肩靠着肩的走在一起,过了一会,就是二柱子驮着嫦娥走,嫦娥背着二柱子走,走到桃花坞渡口的时候,两人在等船的当儿,嫦娥靠在二柱子的肩头,哭了起来,嫦娥说,我给你唱一首歌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