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4页)

相爱,他认为是英雄遇到了美人,他这面响鼓又有了重锤,他这匹快马又有了鞭策,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一切都是那么如愿,一切一切,在他的眼中,都是玫瑰色的红,醉人似的酒。

这次探家,旮旯村父老乡亲的对他的行为奚落,他不在乎,他有避风港呀,——他还可以躲进嫦娥的怀里,享受那爱情的甜蜜,诉说他的英雄和美女的情怀,两耳不闻风凉话,一心只爱心上人。那些风凉话,他可以去想,也可以不去想,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诚如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里描绘得那样,我暂且享受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他有时候也为自己没有得到赞扬而懊恼,也为自己受到讽刺而悲凉,可是当他像蛇一样周匝在嫦娥的全身,像黄莺一样唱边嫦娥的每一片绿茵的时候,一切一切的不如意,都像雨像雾又像风一样的过去了,在自己的心灵深处不留半点痕迹。如今这么一个令他神魂颠倒的女人,竟然是一个婊子!竟然是背着他和别人睡觉的女人!闹出了老婆怀孕不是自己的种,这样叫所有天下男人都感到尴尬的事情,没有经过任何人生风雨的二柱子,他怎么受得了呀。

一帆风顺的人遇到挫折,情绪往往就会一落千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正所谓,侥侥着易折,皎皎者易污。在他心目中,魂牵梦绕的旮旯村的梦中城堡轰然倒塌,他日思夜想的嫦娥的美好形象,也不留片砖碎瓦,他把这一切的不如意,全都发泄到嫦娥的身上。

开始时,不论二柱子怎么发脾气,怎么打她耳光子,嫦娥都一声不吭。

静静的春夜里,百鸟都已经熟睡,春风摇曳着院子里那棵梨树,发出沙沙声,飘落着片片如雪的花瓣。不时的从村庄的人家,传来夜归人引来的狗叫声,应和着远处二郎山麦田里的蛙鸣声。二柱子打嫦娥的耳光子的声音,显得特别的清晰响亮,嫦娥蜷缩在床上,抱着头,护着脸,殷殷地哭泣,二柱子抓住嫦娥的头发,直往墙上撞,“咚咚”的响声,在春夜里如同雷声。

后来二柱子野劲上来了,居然抽出皮带打,嫦娥再也受不了,也就亲娘妈妈地嚎了起来,“哎哟,我的妈妈,我受不了啦,哎哟,我的亲娘,我疼呀,我的妈妈,救救我吧,哎哟,我的老天爷,显显灵吧。”那声音异常的惨烈,像是落单孤雁的哀号,是那样的无助。

二柱子的怒吼,嫦娥被打的声音,大柱子在隔壁房间里早就听到了。大柱子再憨,也知道弟弟和弟媳妇的事情,不好多问。他从二柱子打人的怒斥声中,对他们发生的矛盾基本上也搞清楚了,就是嫦娥怀孕了,不是二柱子的种。大柱子知道,这可是一件大事情,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他几次睡下,起来,起来,睡下。二柱子打嫦娥的声音,声声刺痛着隔壁大柱子的心。他也曾一度想采取逃避的方法,穿衣走人,耳不听,心不烦,不在家睡了,随便你们两口子怎么闹去,反正与我大柱子无关。他想起来文化大革命时期,毛主席的两句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说不说,这孩子是谁的?”

“你说,你说,不说是吧,不说就打。”紧接着又是一阵皮带抽人的声音和嫦娥的哭泣声。

“不说,嘴硬,我叫你嘴硬,我叫你嘴硬。”

“想学《红岩》中的江姐呀,竹签子订在手指头也不说是吧,告诉你,人家那是为了革命事业,是为了劳苦大众的解放,人家是英雄,人家是高耸入云的大山,你是什么东西,偷人养汉的一个淫妇,一个匍匐脚下的土丘。人家是浩瀚的大海,你不过就是我们旮旯村的那个干涸的小水沟。”

“劈啪,劈啪,”那皮带抽人的声音,如同夏日的疾风暴雨,声声敲打在嫦娥的身上,也敲打在大柱子的心里。二柱子这时已经失去了理智,像是一头发疯的狮子,咆哮着,呐喊着。

“我打死你这个不要脸的东西,打死你,打死你。”

这时候,大柱子再也听不下去了。

不知是自己心里真的有鬼,还是对嫦娥被打,动了恻隐之心,出于英雄救美的义举,抑或是怕他的弟弟二柱子失去理智,做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蠢事来,一失手打出个山高水低,造成严重的后果,断送了他弟弟的前途。

说时迟,那时快,大柱子披衣下床,他破门而入,夺过二柱子手中的皮带,往地上一甩,颇有些大义凛然地说:“谁的,是你大哥我的。此事不关嫦娥的事情,是你大哥我熬不住了,主动地找嫦娥的,你要打就打我,打自己的女人算什么本事。打出事情来,你二柱子要去坐牢的”。

要是一个正常精明的人,即使嫦娥这肚子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