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 (第1/4页)

画,老爷,你保不定也很感兴趣,我敢说这价钱端的是”

“改日我会上你铺子里去的,杨掌柜,这会我正忙乱着,须臾就得回去衙里。”

杨掌柜大失所望,只得鞠躬告辞。

狄公回脸对洪参军道:“这人对骨董宝物的广见博识令人难以置信,每回我与他闲扯聊聊,得益非浅。可惜今天他撞着不是时候,还来兜售骨董。洪亮,看来此案赖我们俩分头勘查了,陶甘、乔泰、马荣三人都要后天才能回衙。”

洪参军沉吟道:“说来真是不巧,我已年迈力衰,且又糊涂昏瞀,顶何用处?乔泰、马荣不说,陶甘他可正是剖断这行下毒案的圣手。”

“发恁的愁,莫不小觑了你我自己?我此刻就上马去白玉桥镇,显而可见,就在那里的酒筵上董梅被人下了毒。我先去看看那酒店的情形,你上孔庙县学去拜见欧阳助教,询问一下董梅和夏光的学业操行。那老助教是个目光精深的人,我很想知道他对这两个少年人作如何观。你不必等候我,明日一早用膳后即可来内衙径自寻我。”

他们走下彩台悬梯时,狄公又想到什么,说道:“啊,再有,你此去经过衙府时顺便要管家告诉一声内眷,今夜里我很晚才能回府。”

第四章

狄公从衙卒那里牵过一匹马,翻身上鞍,一溜烟儿向南奔驰而去。一路上挤满了回城里的人,谁也不曾留意于他。

官道约有四五里是沿着运河走的,堤岸边这时还坐着三三五五的男女。绕过了一座小山岗,四面出现了幽深的树林,驰出树林到了平川便可看到白玉桥镇口的灯彩了。跨过那座高高的白玉拱桥(下面的市镇便由此而得名),狄公见运河里船帆林立,水波粼粼,那里正是镇河和运河的汇流处。

桥对面的市廛上灯彩闪耀,一派光明,大群的人聚在店铺周围,生意兀自兴隆。狄公下了马,拉着辔头将马牵到一家铁匠铺,铁匠正闲着,与他几个铜钱嘱他看守这马,喂点草料。狄公暗自得意,那铁匠并未认出他是本州刺史。

狄公沿着市街信步走去,寻思着到何处去打听信息。忽而他见河岸上一株垂杨下遮着个小小庙宇。门墙梁柱都漆成了红色,香火端的蕃盛,善男信女川流不息都朝那募化箱里扔进几文小钱。狄公走进庙里不由好奇朝殿堂内张望,一个穿着破袖的老庙祝正往悬挂的一盏油灯里加油。神坛供着一尊真人大小的娘娘,彩披绣裙盘腿坐在莲花宝座上,半张半闭一对眼睛正瞅着他,嘴唇微微蜷曲,闪出一丝薄薄的笑意。

狄公是个坚定的正统儒者,他对这种俗祭淫祀一向深恶痛绝。今天这张娇艳的笑颜更使他感到格外不安。他皱紧眉头步下府外石阶,继续向前走去。不一晌,他看见一家修须店,店门正向着河岸。他走了进去坐在长凳上等候。抬头他忽见一个窈窕娉婷的女子正朝这店铺走来,她穿着玄缎长裙,下半个脸面用紫绫巾遮掩着。这女子明眼不是什么窑姐粉头,衣饰淡雅,举止雍容,倒像个官府里的贵妇人。走近到修须店门首她停了下来,将那紫绫巾慢慢摘下,紧紧瞅着狄公。狄公心中好生狐疑,一个单身女子无人陪同,此时此刻在闹市中晃荡,可会有什么见得人的勾当?店铺里的伙计笑脸上来照应,狄公只得安下神来随那伙计摆布。

“贵相公打哪里来?”伙计一边替狄公梳理胡须,一边开口问道。

“我是外乡来的拳师,正待要上京访亲去。”狄公答道。

他知道拳师一般多侠义心肠,救人急难,故最是受人敬重和信赖。

“今夜你生意敢情兴隆,这么多人来看赛龙船。”狄公问道。

“相公这话说差了。实对你说吧,今夜人但有个好去处了,你不见前面那个酒店,赛船前卞相公、何相公两位阔爷摆下了酒水,单宴请那众桨手,一文铜钱不破费便可坐上桌去痛快吃喝,又谁还肯来这里化去几文铜钱梳理胡须毛发?”

狄公点点头。他用眼角又偷觑了那个站在店铺门首的女子,那女子倚着栅栏正耐心地等着他呢!狄公思量她莫非真是个窑姐,专一等候我出去便来兜她的营生。他转意又问那伙计:“我见那酒店里只有四个伙计,这么多的桨手吃喝,酒食怎生整理得妥当,可不忙乱坏了他们,听说通共有九条船哩。”

“不,他们且是不忙哩。你看那店堂后有一张桌子,他们在桌子上放了六个大酒坛,今夜这六个大酒坛黄汤盛的满乎乎的,随你自个儿舀,务要灌个痛快。两边桌上又堆造了成山的盘碟菜肴,随意挑拣,一文不收。菜肴都是珍佳上品。人家卞相公、柯相公请起客来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