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 (第1/4页)

薛铭能说出这番话来,便说明她必定是用心打听过的。顾长平很欣慰,鼓励般的搂了搂她。

薛铭又继续说道,“定国公府上,如今有三位适龄未嫁的姑娘,皆是定国公的嫡亲女儿。以为是四姑娘名柳馨兰,今年十七岁。一个是五姑娘柳馨幽,十六岁。这两位姑娘都是定国公先夫人所出,容貌端庄,性子柔婉。另一个是七姑娘柳馨然,十五岁。是现在的定国公夫人所出。生的美艳娇柔,性子又活泼开朗,最适合最妃子。”

若说荣国公府上是因为薛铭前世是当家主母,了解,那定国公府上的事情便是她一早就打听好的了。她早就推测出,当今圣上选择妃子的人家,然后便叫人去打听了情况。

这比顾长平知道的详细很多。

顾长平拧了眉,“这几位府上的姑娘,都比咱们府上的出挑吗?”

顾思莹生的只能算是清秀,并不美丽。且她性子有些骄纵,做妃子既要给圣上三叩九拜,更要给皇后行大礼,见到比自己品级高的妃子也要行礼。夫君临幸别的女人,哪怕是她身边的丫鬟,她也没有权利吃醋。顾思莹的性子,恐怕是忍不了。她小姐脾气惯了的,只怕一时糊涂,会惹了圣上不高兴。她不适合送进皇宫里。

五房的庶女顾思茜,虽生的不错,教养也不错,但到底是妾生的。且母亲出身风流场所,教养到底不比正经的侯门小姐。

另外两家的姑娘,都是正经的公卿世家的嫡出小姐,教养的极好。的确比顾府的姑娘强。“嗯。”薛铭只能老老实实的点头。

顾长平心里也清楚的很,便道,“比之思莹,思茜更适合进宫。明日你还是去找五婶子谈谈吧。五房该是乐意的。母亲那里,你不好说,我去说。”

薛铭微微愣怔。

十三王爷对宁远侯府极其了解。

他定是知道顾思莹是庶出的,贸然就将她记在了苏氏的名下,岂不是欺君?但见顾长平神态坚定,薛铭又瞬间明白了什么。点头道是。

顾长平又道,“城郊的水月庵上,你可熟悉?”

薛铭不明白他怎么又突然问起了水月庵,但还是老实的答着。“熟悉的,小时候因常生病,记在水月庵静逸师太名下做过俗名弟子的。”

许多投生在大户人家的孩子,因为家里福禄重,孩子小有的承担不起,便会多灾多难。这时候便会将孩子记名在得到高僧或者是尼姑的名下当俗名弟子,每个月初一、十五的时候去叩拜师父。薛铭和林姝都是记在静逸师太名下的。

顾长平点头道,“这京中的师太之中,数静逸师太最有声望。你择了吉日将思莹送去水月庵出家吧。”

薛铭心中大骇。

顾思莹纵然是不想进宫,大可以在皇后召见女眷进宫的时候推说身子有病,日后再选个合适的人家嫁了。何必要让她出家?

难道,顾思莹做了什么逾矩的事情,让顾长平再不愿意留下她了?

“母亲那里”薛铭有些犹豫。

苏氏一直指望着顾思莹嫁个好人家,如果就这样送去做了姑子。她是一定要闹起来的。许多事情上看来,苏氏是个不顾体面的人。薛铭还是顾忌几分的。

顾长平神色越发冷厉起来,哼了一声道,“她不敢置啄。你不必去同她说,这个恶人我来做。你是媳妇要听她的没错,我虽是他‘儿子’但到底我有爵位,她不敢闹起来。”说道儿子两字,顾长平牙咬的极紧。

薛铭从他的神态里看出了些许端倪。

但宁远侯府的陈年旧事她不知道,她也从来没想着要去打听清楚。如今看来,怕是要知道些才是了。

想着,薛铭就点了点头。“正好,我想着将绾姐儿记在静逸师太的名下做俗名弟子。明日,我便去水月庵同静逸师太说说这件事。”说着又有些不放心的问道,“三妹妹她愿意吗?”

“嗯。她愿意。”顾长平嗯了一声,起身,也将薛铭拉了起来。瞧了一眼槅子上放着的自鸣钟已经是亥时了,便道,“时辰不早了,咱们歇了吧。”

薛铭也不再多问,便跟着顾长平上了床,将床幔拉下躺在了里面。

顾长平躺下后很安静,没有一点动静,只是翻了两次身,叹了几次气。薛铭撑不住,便渐渐睡去。

第二日一早天还没亮,顾长平就起身,薛铭侍奉他用过了早膳,他便顾自去上朝。薛铭回头睡了个回笼觉,辰时起了身,用过早饭后便去给苏氏请安。

请安过后,便由碧丝陪着,往五房处走去。

迎门的妈妈见薛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