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第一章 余杭县屈打成招

话说清朝嘉庆十二年余杭县乡下有刘吴两家,均是退休了的镖头。

刘家只一个女儿,名叫刘玉珮,生得十分美貌。

吴家有两个儿子,长子吴德明。

他与刘玉珮都学了一身家传的好武艺,两人从小相识,青梅竹马。

及到年长完了婚,因吴德明在城内一家镖局当了镖师,合家搬到县城内居住。

刘玉珮与吴德明乃是恩爱夫妻,新婚燕尔,两情相悦,不在话下。

却说一天晚上,夫妻两人吃过晚饭,俱觉十分困乏,早早便睡了。

次日早上,刘玉珮从昏睡中醒来,只觉头痛乏力,眼皮十分沉重,几番努力,好不容易张开了眼,只见身傍的吴德明躺在血泊之中。

用手推时,却是一动不动。

再看自已双手不知怎的都沾满了血。

右手竟还握了一柄牛耳尖刀,不由一惊。

以为是在梦中,将眼闭上,晃了晃头再张开眼来,可还不是刚才一番情景。

正没理会处,只听门外人声嘈杂,随之是敲门声。

刚才挣扎下床,待得要去开门,房门命却被人踹开。

一群人拥进来,正是些邻居。

为首几名公差,上前夺下她手中尖刀,将她双手扭到背后用铁铐锁了,又取出铁链,套上她头颈。

她还没反应过来,巳是被锁拿住了。

她武艺高强,只因事出意外,神志恍惚,不然几个公差怎是她的对手。

那些左邻右舍,七咀八舌,说的是:“啊,刘小官人叫人杀了!”“死得好惨!”“竟是刘玉珮杀的?!”“可不是,她手中还拿着刀!”“不会吧?!”“怎不会?房门是从里面上了闩的,不是她杀的还会是谁?”“唉,这小娘子长得好俊,平时和和气气的,想不到竟如此狠毒!”

刘玉珮这时才慢慢清醒过来,意识到恩爱的夫君竟已横尸床上,从此天人永隔,再也不能相聚了。

不由悲从中来,放声大哭。

待要上前,却被铁链紧紧栓住,动弹不得。

这才想起自已己被认为是杀人凶手,不由心中发忿,忖道:“我与郎君是恩爱夫妻,我怎会杀他?这分明是误会,一定要讲清楚。”便又哭喊:“弄错了呀!小女子怎么会杀死自已丈夫?快放开我,追查杀人凶手要紧!”

谁知当即招来一片呵责声:“抓什么杀人凶手?!凶手就是你自己!”

“进门时刀还在你手上,不是你杀的还会是谁会杀?”刘玉珮被这一顿枪白,心也乱了,竟想不出怎么对答。

只能痛哭喊冤。

却是由不得她,被几个公差簇拥着上了街,押到县衙,先行收监。

县官带了忤作等一干人员下去勘查现场,召集四邻前来问话,又锁拿了人,忙了一天,次日才升堂问案。

刘玉珮被押在女牢中,女禁子将她双手铐在身前,因听说她会武,又上了一付二十斤重的脚镣,颈部还用铁链栓在墙上铁环里。

刘玉珮在牢中又是悲悼丈夫,又怨公差不细心勘证,不由分说将自己锁了。

但想到自已与丈夫向来十分和洽,自已又未杀人,必能分辨清楚。

因此只盼早些开堂,还自已清白。

刘玉珮在牢中一阵悲痛,一阵气愤,心中乱得紧,一夜不曾合眼。

直到凌晨才昏昏沉沉的睡了片刻,牢门便又打开,几名公差将她押去大堂听审。

到得堂上,县官早已坐定,两傍是两排公差,堂下则是挤满了赶来看问案的百姓。

刘玉珮被按压跪在堂上。

问了姓名,年令等。

刘玉珮正要开口叫冤。

县官却巳一拍惊堂木,喝道:“吴刘氏,你是如何与奸夫合谋杀死亲夫的,快快从实来!”

刘玉珮一惊,怎么一开口便坐实我谋杀亲夫?怎么又冒出一个奸夫来了?当即大声喊冤:“小女子不曾杀人”

接着又补了一句:“小女子乃是清白女子,哪来什么奸夫?请大老爷明鉴!”

县官喝道:“你说没杀夫,昨天众人见你一身血污,手拿利刀,房门是从里面栓上的,怎不是你杀的?你与邻居陈怀仁通奸巳有多日,怎说没有奸夫?”

刘玉珮更觉冤曲,邻居陈怀仁虽然见过几次面,印象中是个老实书生,但连话都没说过一句,怎么成了通奸?当下便不住叫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