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部分 (第1/4页)

元氏带着一群嬷嬷丫鬟随着董嬷嬷进了坤宁宫。

那些嬷嬷丫鬟都被留在了福云殿廊下,她自己随着接引女官进了福云殿。

进去之后,元氏便笑盈盈地看向正前方徐皇后常坐的锦榻,预备给徐皇后行礼请安,可是抬眼一看,却看到徐皇后身侧坐着一个俊美得令人心悸的美少年,她不由又看了一眼——肤白如玉眉睫漆黑凤眼朱唇,当真是一个罕见的美少年!

垂下眼帘之后,元氏想到了美少年身上皇帝才能穿的绛纱袍,顿时明白了:这就是自己的儿子!

她抬眼看向傅予琛,想要挤出一些眼泪,可是关键时刻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眼泪居然不肯配合,无论如何挤不出来,她只得做出一副激动的样子凄然望着傅予琛。

傅予琛平静地看着她。

元氏没有得到想要的回应,只得屈膝行礼:“臣妾见陛下、皇后。”

她对傅予琛很恭谨,很亲切,但也仅限于恭谨亲切而已。

片刻后傅予琛便离开了。

他终于见到了自己的生母,可是,还不如不见!

回到御书房,傅予琛嘱咐水寒:“元氏近日怕有行动,让人好好看着,不要露出行迹。”

水寒答了声“是”。

徐灿灿一直在看着元氏。她觉得很奇怪,见到将近二十年没见的儿子,元氏起码得有一丝激动吧?可是没有。傅予琛一离开,她脸上激动的神情便瞬间消失,依然很完美地维持着自己的仪态,笑盈盈陪着徐灿灿说话,并不见一丝情绪波动。

元氏离开之后,徐灿灿进了卧室,看着并排躺在她和傅予琛床上午睡的傅瑞、傅熙和傅荃,心想:难道只生不养就没了感情?

想到这里,她叹了口气,觉得傅予琛真的很可怜,嫡母抓住一切机会要置他于死地,生母对他不管不问仿若路人徐灿灿决心以后要对傅予琛更好一些。

时光荏苒,转眼堪堪一个月时间就过去了。

重阳节到了,定国公夫人元氏又递牌子候见。

董嬷嬷向徐皇后禀报的时候,清平帝傅予琛正在卧室里换衣服,当即走了出来,看着徐灿灿道:“明日再见。”

徐灿灿也不想今日见元氏,便给董嬷嬷使了个眼色,董嬷嬷忙退了下去。

提到元氏,傅予琛有些心烦,便叫了徐灿灿一起去坤宁宫后花园散步。

徐灿灿见他有心事,便不多话,静静陪着傅予琛去了后花园。

夫妻俩在湖边的凉亭里坐了下来。

徐灿灿屏退跟的人,双臂环抱住傅予琛的细腰,把脸贴在傅予琛胸前,无言地安慰他。

微寒秋风从湖面上吹来,吹得他们身后的竹叶飒飒作响。

良久之后,傅予琛才缓缓道:“元氏怕是快要去了。”辽国使团与大梁针对辽州边境的谈判快要结束,而辽国没有占到便宜,元氏早晚会行动,而他已经布置下了天罗地网。

徐灿灿愣了愣,才明白过来傅予琛所说的“快要去了”,就是“快要死了”。

想起那个笑得温婉却自信的女人,她也说不清自己心里是什么滋味,总之很复杂。

作者有话要说:感觉有些疲惫,尽量码第二更。

第257章

汴京本就是菊城;重阳节的汴京城;更是成了菊花的海洋;此时就连宫城城门外的广场上,也摆放着无数名品菊花,开的艳丽多姿随风摇曳,只不过除了宫城城门前雁翅排开的交戟禁军,并没有闲人敢来欣赏。

定国公夫人元氏坐的马车停在一个视野开阔的角落里;这是贵妇候见时马车常停的角落。

元氏原本以为自己递了牌子进去;徐皇后是一定能会接见的,谁知道她坐在马车里等了半日;负责传话的董嬷嬷却说徐皇后让她明日再来。

坐在马车里;元氏掀开车帘看着宫城城门外广场上摆着各色异种菊花,难得地陷入了沉思。

见她沉默;陪着她坐在车里的胡眉娘也不敢说话,就掀开自己那边的帘子去看广场上来来往往的马车——此时能够进宫的马车,主人怕是与清平帝或者徐皇后关系极为密切,否则谁能在重阳节进宫参加宴会?

这时候一队人马簇拥着一顶八抬的宝蓝大轿从南边大道进入广场,向宫城城门方向行了过来。

胡眉娘看到了跟轿的傅大梁,猜到了是定国公傅云章的轿子,忙放下轿帘禀报元氏:“夫人,是国公爷的轿子!”

元氏闻言收回了神思,看着傅云章的轿子走近宫城城门。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