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1/4页)

郗超看着桓温,淡淡道:“大司马休急躁,据安插在宫里的人说:先帝和太后都曾发过诏令,让大司马摄政,若少子不可为政,大司马可取而代之。可是这两封诏令却被人拦了下来。”

桓温目眦尽裂,怒发冲冠:“若是让老夫知道此事为何人所为,老夫必让这些人给老夫祭旗。”

郗超看着桓温,冷静道:“此事为侍中谢安、王坦之,尚书仆射王彪之所为。”

桓温整个人气焰都消了半截。此三人皆出身世家,不是人望鼎盛便是根基深厚,若是随意杀了他们,自己恐怕就要臭名昭著。尤其是王彪之,身为尚书仆射,又是琅琊王家领袖人物,这

郗超看到桓温犹豫的表情,冷笑:“这些人的确该杀,只要大司马除去他们,朝中应该无人再敢与大司马作对。”

桓温看着郗超神情,不知道为什么觉得有些��耍�沧磐菲さ溃骸凹伪鏊档糜欣恚��峭醣胫�侵焕虾�暌涯旯�哐��患柑旎钔妨耍�绷怂�参藜糜谑拢�抑怀�バ话病⑼醣胫��吮闶橇恕!�

郗超又笑了起来:“也好,大司马且记得自己说过的话,切勿到时反悔便是。”他一双黝黑的深目看向桓温,脸上无甚表情,那笑容只是让桓温身上阵阵发寒。

桓温已从姑苏启程回京的消息一经传来,建康城内复又哗然。

众人皆知他此番来者不善,更是听说他号称要手刃阻挠他夺政的王、谢二人。一时之间观望者有之,担忧者有之。

王坦之当日在御殿之内撕毁诏书,豪气干云,如今却也不免惶恐,晚上连觉都睡不好,白日连饭也吃不香。

他父亲蓝田候王述见了,喝骂他道:“没出息的竖子,在这关键时刻,朝廷会放任那贼胡闹吗?你看看人家谢安,依旧气定神闲,哪像你这个熊样?”

王坦之想着父亲说的终是有理,自己到底是为了大晋社稷,朝廷怎会放任他不管呢?遂安定了些。

可惜世态偏偏不能如人所愿。不几日便传来皇帝诏令:“诏吏部尚书谢安、侍中王坦之迎大司马于新亭。”

王坦之深知:小皇帝不过十岁,懂得什么?此诏一定出自于褚太后之手。褚太后害怕桓温迁怒朝廷,对皇室不利,索性将他和谢安送到桓温的刀口,让其泄愤。

王坦之想到自己如今可不就成了桓温案板上的鱼肉吗?吓得浑身忍不住复又战栗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因为我现在上网很不方便,所以就劳烦亲人帮我发文,因为彼人不擅长使用存稿箱业务,所以只有上万字一并往上发。其实我觉得这样很不好,却没有办法,我托他记得帮我送分,如果没有送到,我会回自己家后挨个送,所以希望大家踊跃留言。

我现在真的很惨,打电话时还托我爸爸给我一个字一个字的念,我爸爸说的是我们家乡方言,听起来有点别扭(笑)。

但还是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

关于留言,我就凭记忆在这里回复一下吧,我爸说有两位同学留言特别长,在这里谢谢了。

关于小郗同学为什么对老桓那个粗人那么忠心,其实很多人都讨论过。

我看到一些涉及魏晋历史的书上把咱小郗说成坏人一个,说他之所以忠心是因为和老桓坏到一块儿去了,我看了觉得这种解释很肤浅啊很肤浅。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你说了就算啊!

那么我也说说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吧。

我认为理由有三点

1:老桓给了小郗施展才华的舞台,毕竟一个懂你而且重用你的boss不好找,尤其在那个年代,算是知遇之恩了吧。虽然老桓有时候决策错误,必然咱小郗的好主意他pass。馊主意倒是用上了,这个也不能怪他,人无完人嘛!

2:老桓从来没有真正对小郗用强,只能算是引诱成功,小郗同学经过了思想斗争自己投入老桓怀抱的,虽然他当时未成年,但是以他的早熟程度判断,他真的是想清楚了。而我们可怜的司马废帝同学就太不注重方式了,仗着自己有权有钱是个高干又颇有姿色就想胡来,这样不好,到底是付出代价了。

3:老桓没有把咱小郗当玩物,对他很不错,福利啊什么的相当扎实。咱小郗是个本性善良的好孩子,谁对他好,他都记着,其实他爱不爱别人是其次,但他会对别人好的。

再来说一下桓老幺和刁蛮侄媳妇的事情,这个,我觉着吧,爱情这种东西,大家自己往下看吧。

最后还是谢谢大家对淮上月的支持。

祝大家新年快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