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 (第1/4页)

回锅肉用最好的三线肉保肋,红白相见,香糯爽口,主要是肉新鲜,煮的时间要适当长点,炒的时候由于一次下锅肉多,火旺,出油多,加点蒜苗香味特别浓,吃起来又香又糯,很巴适。

炒猪肝就要靠技术了,切的时候,厚薄要均匀,芡粉要合适,下锅的时候油温不要过高,翻炒要快,火要旺,起锅要及时。

酸菜滑肉面块用大块的瘦肉,加上农村土制的红苕粉,滑嫩至极,酸菜开胃,面块筋道,就连面汤也是融汇了鲜肉、酸菜和面块的香味,好喝得不得了。

这些菜肴当中,柳毅最喜欢杀猪酒的一道菜无疑就是“刨猪汤”了。‘刨猪汤‘,是华夏国西部等省和山城地区农村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习俗。

所谓“刨猪汤”就是农场在快要过年的时候,家里杀年猪,这个猪主要是自己家喂的,用来自己家里过年吃的,这样喂的基本上是粮食,杀猪要请亲朋好友,把猪的新鲜肉和内脏等煮一大锅,配其它菜,大家一起吃喝玩,完了热情的主人一般还要给来的客人送一刀肉。

所以哪家要吃“刨猪汤”了;那天那户农民家中就会十分闹热;边吃边谈,既联络友情,又互通信息,还筹划来年发展,颇有意义;以致这种“吃刨汤”文化,能沿袭至今。

想起柳毅都有些嘴馋了,“刨猪汤”究竟怎么才能算地道呢?且看柳毅大显身手。

“刨猪汤”这道菜的主料就是粉肠、猪肝、血旺、猪瘦肉。按正规来讲其它辅料有:干黄花、小木耳、莲白、葱花、筒子骨、老母鸡,不过现在没有那么将就了,一般都用不到老母鸡,最多就是用筒子骨熬一锅高汤。

具体的做法也不是很复杂,先将粉肠洗净煮粑切成段,猪肝切柳叶片,猪血煮熟,瘦肉切片码盐上浆,筒子骨吊汤备用,干黄花发制打节,干木耳发制洗净备用。

锅内下入吊好的鲜汤,放入姜末,熬制2分钟,下入粉肠、血旺、黄花节、木耳、白菜煮熟,然后下入浆好的肉片、猪肝煮熟起锅撒上葱花即可。

“刨猪汤”做好了极具特色,味含鲜香,各主料粑软、细嫩,汤汁乳白,具有浓郁的乡间风味。现在也就成了很多城里人、公司、单位到年底团聚、聚会的用餐首选。十分受人欢迎。

大伯今天家里来人很多,加上建筑工人,柳毅估计要坐满5桌人。但今天杀的猪也不少。主料、辅料都准备充足。在柳毅按部就班的制作下,花费几个钟头终于把几大盆散发着浓烈香味的“刨猪汤”做好了。

等其他菜品都做的差不多,只剩最后一样的时候。柳毅趁空看看手机时间已经下午快6点了。来到外面院坝已经摆上桌凳,柳毅的堂哥堂姐有空闲时间的都已经到了,那边建筑工人柳毅也打了电话通知。

一切都准备就绪,马上就可以开始吃杀猪酒“刨猪汤”啦。

第一百零六章灌香肠、腌腊肉

农村冬天在太阳下山之后确实有些阴冷,再加上山风不时的吹拂,温度比城里面要地上好几度,现在6点多钟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显得格外寒冷。不过一到夏天的时候就比较凉快了。

今天大伯专门接了一根电线到院坝来,末端是200瓦的大灯泡,把电源接通一个院坝都弄得明晃晃的。昏黄的灯光照得老远都能见到这里的情景。

建筑工人已经回来了,看见这几桌满满的原滋原味的“刨猪汤”很是激动。看来老板真的没有区别对待,都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了。

现在农村年味已经开始慢慢蔓延了,熏香肠腊肉的比比皆是,只要柳毅沿着公路走走,就能闻到熏腊肉香肠散发出来的特有的香味。

说实话建筑工人这些瞧着眼里,也是心想早点完工好回家过年。不过遇上这么仁义耿直的老板也不好意思开口,再见到今天给予他们亲人的待遇时,柳毅所说既要修建的钢构大棚看来是跑不了了。

随着最后一道菜做好,大伯也招呼大家就座。开始肯定是众人共敬户主一杯酒,然后就各自开畅饮,不喝酒的就挑着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软糯的粉蒸肉、用家常自制红油豆瓣炒制的回锅肉、家常味的泡椒猪肝、口感酸爽的滑肉片以及一大盆营养丰富口味鲜美的刨猪汤,吃得是大伙口角冒油,称赞声不断。

一个多小时,热闹的杀猪酒宴还没有结束。大伯今天搬出了他自己泡制的柑子酒,喜欢喝酒的人这不高兴了,直到现在还在划拳猜子。

吃完下席的人有些看天色晚了也就自个散去,有的呢则围坐在一起摆谈龙门阵,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