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京汜平望向阿茵指的那片地方,已经是密密麻麻地长了草,那草一片绿一片黄,不见得有多荒芜,但却莫名地心生一片荒凉。

其实小镇里也未必有多萧瑟,只是大门外的景象使人先入为主。稍稍进去一点便可看见那带着灰黄色头巾的汉子,扯着嗓子喊着“卖海棠糕嘞,卖海棠糕嘞”,那炉子里飘来袅袅的烟雾,像是庙堂里长盛不衰的香火。

再走进去一些儿,便可看见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贯穿了整个古镇,那水不算清澈,从岸上望去那是墨绿色的,几只柳条有气无力地荡在河面上。两岸的商铺一字排开,店里的当家的,那黝黑的手上戴了一只成色极好的珍珠戒指,时不时用沙哑的嗓子喊道:“卖珍珠嘞——自产的河珍珠哟”

那岸边的路泥水和青苔交融着,几乎没有一片干净的地,阿茵望着京汜平眼中的失望越来越深,笑了一下,拉着他的手朝着一条深深的小巷奔去。

小巷的路亦是泥泞不平的,此时京汜平像是踩在某种柔软质地的地毯上,但是这种质地是令人厌烦的。大约是跑了三五分钟,小巷的尽头竟是一片广袤的绿地,脚下踏足的土地上弥漫着青草香。在一片新绿色的草地上,有几株略显突兀的大树,有一棵树尤为高大。那挺拔的树

干上缠绕着藤蔓,犹如拥抱的姿态,纤长的枝蔓向天空肆意生长。

阿茵盯着那树看了一会儿,指着它朝京汜平笑着说:“这是千年银杏树,那藤蔓据说是半路长上去的,然后就再也分不开了。”

“银杏树吗?千年银杏树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啊。”京汜平的语气中带一点儿惊讶,他将目光移至那棵几乎高耸入云的树,那斑驳的树皮也仿佛透露出了沧桑的味道,看着那棵树,除了自然所带来的美妙纹理,更多的则是接踵而至的历史的厚重感和“时不待我”与“沧海桑田”的展现。

“那时候我觉得这是第一个感动我的地方,虽然看上去很普通,但是站在这棵树面前,感觉自己霎时间就渺小了,然后仿佛一下子顿悟了许多。”

“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但确实很美。”

“其实六郦古镇美的地方就在于看似俗不可耐的后面还隐藏着一丝清丽,这种美是不经意的,也是极为自然的,比一些人工的景点要美的多。”

“不过光论自然景观而言,其实这里也算不上多么独特。”

“也没有错,我再带你去一个地方吧。”阿茵伸出手,京汜平犹犹豫豫地准备把手叠上去,阿茵却倏地一下把手缩了回来。京汜平觉得有那么一丝尴尬,脸上忽而闪现了难堪的神色。然而望去阿茵似乎并没有察觉什么一样,自顾自地在前面走着。

大概是想多了吧。

京汜平像多年前一样笑了笑,摸了摸脑袋。

再往里面走,景色越发地清丽起来,眼前的景色像是清末时期官宦人家的后院,复古风格的楼亭旁,几块岩石傍依在参天的绿树下,而在这石缝间,钻出了新绿色的草。再远远望去,一块石碑矗立在这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色。,恰巧此时正有人祭拜,一个看不出年龄的女人跪在石碑前,虔诚地上香。

京汜平有些好奇,随口问道:“这是谁的墓?”

“是一位晚唐诗人的墓,我第一次来的时候也正好是有人在上香,我就觉得好奇,然后特意调了焦距拍那个墓碑。”

“文人的墓啊——”京汜平特地拖了一个长长的尾音。

阿茵点了点头,“其实在这旁边还有一个著名的教育家的墓,不过那时候完全被这个墓吸引住了,大约觉得这样的地方会有私人墓很奇特吧。”

“那个教育家是谁?”

阿茵用平淡地语气说出了一个名字,京汜平心中一惊,多年前课本中的常客原来竟魂归于如此简陋的小镇啊。

那时候的我就站在这里,我觉得很疑惑,为什么这么简陋的小镇会引来那么多文人的钦慕,仔细想想它也确实有它的独特之处吧。”

“所以说,这两座墓也是六郦古镇的美吗?”

阿茵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直接加快了步伐,向前走去。“那次回去之后,回去老师进行了作文专项训练,我就写了这个,拿了满分就差一分的高分。”

“哈?”京汜平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印象中好像写景文很难拿到高分,“这件事情你怎么没跟我说过啊?”

阿茵看着京汜平正儿八经地询问,突然觉得有了那么几分好笑,眉眼间也染上了那么些笑意,“本来就是很久之前的事,那时候话都说不完,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