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页)

回到乡政府后,朱代东见陈树立还在办公室,就去向他汇报了今天的行程。之前朱代东也曾经向陈树立说过,想要找个村子试点,为群众脱贫致富尽一份力。但没有具体的计划,现在却是将豆腐厂的规划、设备、原料采购、产品销售、市场预计都形成了文字和数字,更加具有说服力。

“你的想法很好,立足于我们树木岭乡的优势,金沙村的老胡就是魄力不足,你明天先与侯家塘村的侯立华勾通一下,如果他也不同意,我再给你找个村子。”陈树立静静的听完朱代东的计划,这才缓缓的说道。同时他心里也是感慨万端,自己来树木岭也有五六年了,可是却从来没有真正结合实际来发展经验,他目前构思的一个项目也是与树木岭乡完全无关,原料要多外省拉来,技术要到北京引进,人才更是八字还没一撇。与他相比,自己在某些方面还得向他学习。

要不是自己那个项目已经快成型,陈树立甚至想直接将朱代东的计划办到乡镇企业,由乡里出资,县里扶持,将规模再扩大几倍。但现在也只能想想,让他先去实践一回吧,年轻人有冲劲也有闯劲,自己应该给他这个机会。

“有书记这句话,我就放心多了。”朱代东立刻乐滋滋的说道。

“小朱,乡里企业管理办公室的主任一直由老潘兼任,你有没有想法再加加担子。”陈树立既然要给朱代东创造一个机会,就想着让他名正言顺的去做这件事,而企业办主任是个很合适的职位。树木岭乡的企业办基本上属于名存实亡,乡里就一家企业,就是朱代东一直以来经常喝的老白干酒厂。酒厂也无需企业办搞什么上下衔接,要不是企业办每个月可以向酒厂收取企业管理费,这个企业办都没有设立的必要。

“这合适么?”朱代东心里一动,企业办虽然不是一个什么重要的部门,但是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实在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身份。有了这个身份,去村里谈豆腐厂的事就要好勾通得多。

陈树立口中的老潘是乡里三名副乡长之一的潘道义,主管农业,他与陈树立的关系,就像李金与袁平的关系一样。树木岭乡是一个农业经济为主的乡镇,主管农业的副乡长,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名副乡长,重要性相当于县里的常务副县长。

“这有什么不合适的?明天开个会,把这件事给定下来,你有了这个名义,也好去搞豆腐厂的事。”陈树立摆了摆手,这件事就算定了下来。

第二天,这件事就落实了下来,潘道义对于企业办并不看重,对他而言,自己兼任企业办主任可有可无,因此,陈树立跟他一说,他很痛快的就答应了下来。连潘道义都没有提出异议,其他人就更不能说三道四。何况这是陈树立提出来的,与会人员也知道朱代东在陈树立的心中是何种地位,谁也不会去触这个霉头。

再说了,企业办也不是一个什么重要的部门,除了每个月能从酒厂收到一笔管理费外,企业办好像就再也没有其他作用了。这个企业办主任是一个闲得不能再闲的闲差,这也是没有人提高异议的原因之一。

可是朱代东却不这么看,他在得到正式通知后,就在办公室的门口又钉了一块企业办的牌子,原来的企业办主任是由潘道义兼任,并没有专门的办公室。因此朱代东接手后,也将企业办的办公地点变更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第五十二章 走访酒厂

树木岭酒厂坐落于主街的最西头,占地二十余亩,有工人四十余人,年生产能力在四百吨左右,年产值四十余万元。这是朱代东在乡里查到的资料,去年年底时,树木岭酒厂就会有各种汇报材料,这此材料最后都要汇总到他那里,因此,对于酒厂的情况,朱代东还是比较熟悉的。

下午朱代东没什么事,他就一个人来了酒厂。酒厂的情况,他都是在材料上看到的,实际情况如何,他并不知道。从朱代东进入乡政府以来,这还是他第一次来酒厂。

“小伙子,你找谁?”

刚到酒厂门口,门卫室里就传出一个威严的声音。虽然树木岭酒厂不大,但却乡里唯一的乡镇企业,能在这里当门卫,那也是享受工人待遇,那种自豪感是别的地方所没有的。

“老师傅,我是乡政府的,刘厂长在么?”朱代东没有介意,这是树木岭乡唯一的一家颇具规模的企业,有优越感也是理所当然。

听说是乡政府的,那老师傅的语气就缓和了许多,他盯着朱代东看了看,感觉不像是骗子,这才说道:“刘厂长在里面,你进去吧。”

走进酒厂的大门,一股浓郁而熟悉的酒香迎面扑来,但首先看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