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 (第1/4页)

的父母,问起他小时候的事。现在朱代东对严蕊灵已经没有秘密可言,小时候什么时候尿床严蕊灵都打听到了。

面对记者采访,王力军对朱代东当然是赞不绝口,朱代东做出的成绩也摆在这里嘛,在树木岭还只能看出他能力强,搞经济行。可到了狮子山乡,就能看出他的品性,是真心想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

严蕊灵听得微微点头,王力军的评价很中肯,朱代东所干的事,确实都是为群众着想,树木岭的百姓因为他,现在许多已经摆脱了贫困的帽子,狮子山的群众因为他,子女上学不再需要交纳任何费用,中午在学校还能免费吃午餐,她去试过,荤多素少,很适合正在长身体的学生。农户今年已经分红四百元,全乡的经济数字因此将提高好几个百分点,教师工资不但全额发足,而且乡里另外再补贴一份,现在狮子山的教师待遇是全县最好的,就连县一中的教师工资也没有狮子山的高,而且狮子山乡的教师,无论是民办、公办甚至是代课老师,都能住上单独的套间,那种套间比乡政府的宿舍还要好呢。

这样的条件也吸引了一些外地的教师来狮子山,能被狮子山吸纳的,基本上都是教学骨干,这也无形中增强了狮子山的师资力量。而原来的老师的工作热情也大增,使得今年整个狮子山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还有狮子山今年最重要的一个项目,修路。从工程价格从一千一百多万追加到二千五百万,就能看出狮子山的决心,要修路就要修好路,宁愿现在多花钱,不愿以后成冤枉路。

采访完王力军后,严蕊灵也要回省城了,这次她出来的时间很长,期间虽也发了几篇稿子,但也不能总待在一个地方。她在犹豫着要不要去向朱代东告个别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二章 用教育对付耍赖

“在这里做什么?”朱代东听到严蕊灵在自己楼下走来走去快半个小时了,知道小姑娘可能有事,又不好意思上来,便主动走了下去,“碰巧”遇到了她。

“随便走走。”严蕊灵脸上一红,说了一句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话,这里是乡政府的宿舍,而她住在外面的招待所里,怎么会随便走到这里来?

“一起走走吧。”朱代东轻轻问。

“好。”严蕊灵轻轻点了点头。

两人沿着路,一直慢慢走出了乡政府,朱代东在前面,严蕊灵在后面,两人刚认识的时候就开始斗嘴,但是现在走了这么久,两人就像变成了哑巴似的。最后还是朱代东先问,你还会在狮子山待多久?明天就走,严蕊灵说。这么快?嗯,我来都半个多月了。

你要走了,我也没有什么好送给你的,要不你去挑套家具带回去?朱代东这段时间跟她接触的比较多,两人都受过高等教育,两人都很关心教育问题,两人的共同话题其实不少,两人都年轻,两人都没有结婚,甚至两人都还没有男女朋友跟严蕊灵在一起,朱代东有一种久违的温馨,就像回到了学校一样。严蕊灵的许多观点朱代东很赞同,而朱代东的想法,严蕊灵也能够理解。比如宣传狮子山教育成绩的问题,严蕊灵就换了个角度,不再以朱代东为主,而让狮子山家具厂成为了主角。她拟了个题目,叫狮子山教育的腾飞。

狮子山的教育软硬件都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从狮子山走出去的优秀学生会越来越多。狮子山的学校,不但吸引着学生,而且还吸引着教师。原来想尽办法要调出狮子山的老师,现在却又要绞尽脑汁再调回来,这说明了什么?狮子山的教育正在腾飞,而且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这篇稿件给朱代东看过,把主体从自己换成家具厂,朱代东很满意,只要不让自己在这里面成为受关注的对象,他愿意向外界展示狮子山的成果。而严蕊灵还有篇稿子没有给朱代东说,那篇叫《记狮子山党委书记朱代东二三事》的稿子,她准备让朱代东到时在报纸上看到。

“我有点累了。”严蕊灵忽然说,此时他们已经走出了乡上,晚上的月光如水,两人走的很近,身后的影子却不时的碰撞、交织在一起。

“这里可没有休息的地方,等以后乡里有了钱,在这里建个公园,也让我们这引起农民享受一下城里人的待遇。”朱代东笑了笑,这个目标看起来很遥远,但真要实现起来,二年时间足够了。

“前面有块石头。”“你坐啊。”

朱代东看了一眼这块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石头,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严蕊灵也不以为意,他真要跟自己挤一块石头上,自己就得坐到地上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