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部分 (第1/4页)

高杰在一个月之内,连跳两级,有人意外,有人震惊,但丰勇君认为,并不出乎意料。就算是有人对他这个公安局长提出质疑,担任正科级干部必须有一年实职副科或者两年副科级干部的经历。丰勇君也解释得有理有据,高杰四年前曾经立过一次一等功,从那时起,他的工资就提了一级,享受副科级待遇。

也就是说,从那个时候起,高杰就可以算是副科级干部,只是组织上当时没有跟进,把高杰相应的级别提上来。这个解释很勉强,但常委会上,因此而没有了反对的声音。事实上,就算丰勇君不特意解释,要通过这个任命也是不会有问题的。大不了让高杰用先代理局长,可那样的话,丰勇君知道,自己又将失去一次机会,一次与朱书记同呼吸共进退的机会。

现在公安局正处在一个特殊时期,而且高杰也是大家所熟知的本地干部,因此,他的上任,比起其他局长来说,可以简单一些。局里一小半的人都在党校猫着,治安整顿有纪律,没有特殊情况,是不能离开的。

虽然高杰升任局长,但这也不能算是特殊情况,可要光是他一个人回去参加任职仪式,这人气就显得不足。高杰倒是无所谓,但是丰勇君不答应,朱代东把这件事交给他,让他亲自送高杰上任,如果高杰就这么上任,那怎么行?他高杰可以不要这个面子,丰勇君还想要呢。

但要让党校公安局的人全部回去参加会议,丰勇君又不敢,这是朱代东作的决定,所有参加行动的人,除非有特殊原因,否则在行动期间,要全部要吃住在党校。高杰这个新的公安局长上任算不算特殊情况?按一般情况,这样的事应该算特殊情况,但丰勇君还是不敢,这样的事也不能向朱代东请示。

朱代东刚来县里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把纪委书记孟莘田给踢走,虽然孟莘田的离开是因为几年前一次包庇和受贿,但谁不知道这是朱代东的授意?当初市纪委的派下来的人,就在他的办公室开始调查的。

清楚这件事的并不多,但知道的人都是有一定级别的,这已经够了。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朱代东能一声不吭的就把人搞走,临了甚至还要把一个包庇和受贿的帽子扣在人家头上,这让县里的领导怎么想?

还有张书军,公安局长张书军进了看守所,表面上的原因,是因为他包庇孙保国这个杀人犯,同时收受贿赂。但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大家都清楚。朱代东要提高杰为副局长,张书军就马上在局里调整分工,结果让高杰分管后勤,这就是敢打县委书记脸的下场,很多人都认为,张书军这是活该!

通过这孟莘田和张书军的事,朱代东在芙蓉县的威信已经逐渐建立起来了。特别是原来那些本土干部,得知朱代东很尊重孙建功之后,就没怎么把朱代东放在心上了。但现在看来,他们才发现,自己错了,而且错的很厉害很离谱!张书军也应该算是孙建功提上来的干部而且公安局长属于市局和县委县政府双层领导,朱代东要拿下张书军,并不轻松。

可就算是这样,张书军最终还是倒下来,跟县委书记作对,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自己的官位,其次还要考虑,到时会不会有牢狱之灾!也正是因为这样,朱代东的威信现在空前高涨。

全县干部为什么会这么敬畏县委书记?那是因为县委书记掌握着他们的官帽子。纪委书记够牛吧?因为不听招呼,被朱书记一脚踢走。当然,官方说法是,孟莘田因为包庇和受贿,但县里的干部,包括丰勇君在内,都更愿意相信传闻。

空穴不来风,因为太阳雨的绑架事件,朱代东曾经就找孟莘田谈过话,问起张书军的事。当时孟莘田支支吾吾,朱书记很是不满。知道这件事的人很多,朱代东当时在凌晨六点多就找孟莘田了解情况,可是孟莘田却并没有过多的评价张书军,这让朱书记很不高兴,后果当然就很严重,现在孟莘田的下场就是明证。

而把张书军送进看守所,震撼的是县中层以下干部,公安局长在县里是一个很牛气的职务,但这个牛气,千万不能跟县委书记顶着用,否则再牛的局长,也是进牢房的命。张书军贪污受贿、包庇孙保国,指使人做假证,营救孙保国,等等行为,都是铁证如山,朱代东短短时间内怎么能做到这一点?现在原因找到了,有高杰一直在帮他。

把纪委书记由孟莘田换成常怀庆,这让县里的常委们心里打鼓,谁都不想做孟莘田第二,包括丰勇君在内。孟莘田走了,来了个常怀庆,此人是朱代东在雨花县的人,而常怀庆正是把孟莘田搞走的人,他人未到,威已立。

在常怀庆来了之后,朱代东更是如虎添翼,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