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部分 (第1/4页)

“当然是真的,这次我受县里委托,找你来就是专门谈论这件事的。对于罗亮的案子,你还有没有要补充的?现在县里不但准备要给罗亮平反,还要一举抓获当年真正的凶手。”宋志超说。

当初罗亮之所以会被定罪,最关键的证据就是那件灰色桃花毛衣,但现在既然可以断定,那件灰色桃花毛衣是罗亮是从集市的地摊上买的,那只要找到那个摊主,继而找到那个把毛衣给他的人,就能找到关键的证据,甚至能直接找到真正的作案者。

“我儿子跟我说过,他的毛衣是从乡里的集市地摊上买的,这几年我一直在找那个摆摊的,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好像就从来没有发现这个人似的。”罗康华说,八八年之后,他就一直在全县各个乡镇的集市上寻找那个人,因为据罗亮讲,那个人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左手的食指短了一截,按说这样的特征,是很容易找到的。可他几乎把全县所有摊地摊的人都问到了,就是没有见过那个人。

“找人的事就交给公安机关便行,除了这一点,你还能提供其他的吗?”宋志超问。

“我想想,我仔细想想。”罗康华焦急的说。

“老罗,你也不用太着急,至少现在不用这么急了。不管有没有找到其他的证据,罗亮都会很快被放出来。”宋志超安慰道。

“那就好,那就好。”罗康华听得不管有没有找到证据,儿子都会被释放时,他紧张的心终于平复下来。

“老罗,现在罗亮基本上可以证据是被冤枉的,你对组织上有什么要求没有?家里有什么困难需要组织上解决吗?”宋志超问,这也是县里的意思,朱书记的秘书黄彬还亲自打来了电话,一定要安抚好罗亮的家人,妥善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只要罗亮平安回来就好,我对组织上没有任何要求,当然,如果乡里能给个证明,说我儿子是冤枉的,那就更好了。”罗康华讷讷的说。

“老罗,你不愧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你的要求组织上完全可以满足,但这个证明,乡里没办法给你开,因为县委书记朱代东同志将亲自来,给罗亮平反。”宋志超感慨万端的说,现在像罗康华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

罗康华是退伍军人,也是共产党员,退伍回到村里后,担任了村里的民兵连长。但出了罗亮的事后,对他的打击很大。这几年来,也没再在村里担任职务,可是他对组织上,还是无限忠诚。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他很傻,但现在,宋志超都有些被他感动。

“朱书记那么忙,我儿子的事哪能惊动他呢?”罗康华担忧的说。

“这件事是朱书记决定的,我也不能改变。”宋志超笑呵呵的说。

经过重新认真的调查取证,沙常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七月二十九日,为发生在东屏乡的十二起入室抢劫案重新审理,罗康华、宋志超也去了,县里分管政法的常委副县长古建轩、政法委副书记兼公安局长高杰,也去参加了旁听。而国内的许多媒体,在听到消息后,也第一时间赶到了沙常市。

这应该是国内罕见的第一起,由政府部门自查出来的冤假错案,意义非常重大。甚至就连省政法委也派人来参加了旁听。审判的过程很简单,时间也很短,因为证据不足,原本宣判了入狱十六年的罗亮,被当庭释放。

当法官宣布这个结果之后,罗康华巍颤颤的走到法官面前,朝他深深的鞠了一躬,然后拉着已经被解除手铐脚镣的儿子,抱头痛哭。这一刻,法庭里的闪光灯不停的闪耀着,他们的表情,也被永远的记住。

退庭之后,芙蓉县的人被外面的记者团团围住,他们想要知道这件事的真相,以及对罗亮的善后处理。记者们对于两个人非常关注,一个自然是罗亮,他坐了九年的冤狱,此时是什么心情,对当年那件案子的评价,都是极好的新闻卖点。而高杰身为芙蓉县的政法委副书记兼公安局长,他自然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各位记者朋友,我们对于发生了九年前的这起案子,一定会侦查到底,但是对于罗亮的善后处理,县里也会研究出一个妥善的方案。”高杰还是第一次被这么多的记者围攻,一向沉稳如水的他,此时是波澜四起。

“请问这起案子当初是由谁侦办的?高局长,你当初也参与了吗?”有记者问。

“各位记者朋友,如果你们想知道详细的情况,可以去芙蓉县,今天下午,我们县将专门为罗亮一案,举行一个记者招待会,同时,我们县的县委书记朱代东同志,将亲自出面,回答各位的问题。”古建轩挤过来,大声说道。

这些记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